《果树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甜樱桃品种早红宝石、红灯和拉宾斯的花芽形态分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花芽形态分化起始期与果实成熟期没有直接相关性。早红宝石、红灯和拉宾斯的花芽形态分化期分别为5月1日—8月20日、5月1日之前—8月10日和5月1日—9月10日。(2)早红宝石和红灯花芽形态分化进程基本一致,比拉宾斯的早10~20d。(3)花芽形态分化速率受温度调节,适宜早红宝石和红灯花芽形态快速分化的温度可能低于适宜拉宾斯花芽形态快速分化的温度。
关键词:
大樱桃
花芽形态分化
扫描电镜
《西南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降低甘薯试管苗的生产成本,对0~4茬甘薯试管苗的生长特性、移栽成活率及结薯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茬甘薯试管苗可作为基础苗被用于试管苗扩繁,亦可移栽入网棚内生产原原种;3~4茬苗虽成苗率低,但结薯习性与对照差异不大,故最好用于网棚移栽。
关键词:
甘薯
试管苗
留茬培养
生长特性
成活率
结薯特性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兰科植物菌根真菌单菌丝团分离方法,对独蒜兰盛花期和盛叶期菌根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结果发现根形成早期、根伸长区和近根尖成熟区、外皮层细胞中以生长快、气生菌丝发达的Epulorhiza属菌根真菌为主,成熟根、近根基部成熟区、皮层中部及内皮层细胞中以生长慢、气生菌丝不发达的Epulorhiza属菌根真菌为主。生长快、气生菌丝发达的Epulorhiza属菌根真菌对寄主的侵染力强,对菌根的形成及独蒜兰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生长慢、气生菌丝不发达的菌根真菌对寄主的侵染力弱,对菌根的维持起重要作用;这两类Epulorhiza属菌根真菌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菌根的形成和维持,这为组培苗的菌根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
独蒜兰
菌根菌
菌丝团
瘤菌根菌
《菌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l6个不同来源的茯苓菌株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了菌丝生长初筛、复筛、高产性能筛选、遗传稳定性分析等一系列优良菌株筛选试验,获得4个长势强、产量高、商品性好、遗传稳定、适合贵州人工栽培的优良菌株;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优良茯苓菌株筛选模型。
关键词:
茯苓
优良菌株
筛选
菌核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15个玫瑰品种进行了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花蕾数、分枝数、花瓣数与产量呈极显著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花蕾数、分枝数和单个花蕾鲜样质量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这3个性状对产量的决定系数总和达0.920 5,可以作为玫瑰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关键词:
切花月季
产量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3个非洲菊品种进行了园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花径、花梗粗、单株分株数与产量呈极显著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花径、花梗粗和叶片大小三个性状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这三个性状对产量的决定系数总和达0.910 2,可以作为非洲菊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关键词:
非洲菊
园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人工草地的退化规律及趋势。[方法]以贵州省麦坪基地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以40个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优势度、丰富度指数对不同区域的草地植被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人工草地不同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在羊舍周围因草地被采食较少,退化不严重;在坡顶和山坡上,草地类型向画眉草、毛花雀稗和白茅草地退化;在山坡下平地处,草地类型向茼蒿和双穗雀稗草地退化。[结论]该研究为草地改良和南方放牧型人工草地的高效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黑麦草
白三叶
人工草地
退化
《江西农业学报
》
2009
摘要:以欧新A为母本,贵州地方品种资源为父本,通过测交、回交及定向选择等育种方法,培育出了G098A、G043A等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这类不育系不但具备欧新A的不育性,而且其丰产性状、抗性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欧新A。此外,还选育出了恢复系G193,该恢复系的恢复育性程度较高、配合力强、经济性状和抗性较好,属于早熟类型。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雄性不育系
保持系
恢复系
欧新A
《福建茶叶
》
2009
摘要:茶树杂交种茗科3号参加2003~2009年在贵州湄潭点的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对种植成活率、物候期、发芽密度、树高幅和产量、品质、抗性等经济性状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茗科3号优质、高产、发芽期早,适宜在贵州绿茶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茶树杂交种
区域试验
经济性状
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