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苹果片太阳能低温吸附干燥工艺优化与模型研究
《现代食品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新鲜苹果片为研究对象,采用本单位研制的太阳能低温吸附干燥(LSAD)系统为实验设施,探讨干燥温度、相对湿度、干燥介质流速、载样量、切片厚度对苹果片太阳能低温吸附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片太阳能低温吸附干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调整、恒速、降速干燥阶段;其中干燥温度对苹果片干燥的速率影响最显著,如50℃比10℃节时达65.9%,各因素对苹果片干燥的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干燥温度>相对湿度>干燥介质流速>切片厚度>载样量,苹果片太阳能低温吸附干燥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干燥温度50℃、相对湿度20%、干燥介质流速0.9 m/s、载样量7.5 kg/m~2、切片厚度3 mm;采用数学软件选用3种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拟合,苹果片干燥数学模型与Page模型拟合程度最高,苹果片太阳能低温吸附干燥数学表达式为MR=exp(-0.00557*t^1.76669);此模型的建立为应用太阳能低温吸附干燥生产脱水苹果片提供理论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与氮肥减施对旱地春玉米 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陇东黄土旱塬雨养农业区进行的3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与氮肥减施对旱地春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1)常规施氮(F,225 kg·hm-2);2)秸秆还田(TS,9000 kg·hm-2);3)F+TS;4)80%F+TS;5)60%F+TS;6)不施肥不还田(CK).结果表明:与F+TS相比,不同年份秸秆翻压还田与减量20%~40%氮肥配施均表现出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不同程度的增加,差异不显著,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大小变化顺序均为80%F+TS>60%F+TS>F+TS>F>TS>CK.其中80%F+TS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F+TS增加9.9%、8.2%,较CK增加46.9%、52.4%,60%F+TS较F+TS增加2.6%、3.7%,较CK增加37.2%、46.1%.同时,秸秆翻压还田与减量20%~40%氮肥配施提高了春玉米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改善了产量性状和拔节期玉米光合性能及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因此,在陇东黄土旱塬雨养农业区,60%~80%F+TS处理即秸秆翻压还田与氮肥减量20%~40%的配施方式是该地区最优施氮栽培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中添加藜麦秸秆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日粮中添加藜麦秸秆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根据胎次相同,产犊时间、体重、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选择16头中国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牛。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牛,分别饲喂4种不同比例藜麦秸秆的全混合日粮(TMR)。藜麦秸秆的干物质(DM)添加比例分别为0%(Ⅰ组),5%(Ⅱ组),10%(Ⅲ组),15%(Ⅳ组)。预试期10 d,正式期60 d。结果表明:试验Ⅱ、Ⅲ组的产奶量、4%标准乳产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 <0.05),试验Ⅱ、Ⅲ组的产奶量分别比试验Ⅰ组高6.58%和6.87%,试验Ⅱ、Ⅲ组的4%标准乳分别比试验Ⅰ组高5.37%和10.61%;试验Ⅰ、Ⅱ、Ⅲ、Ⅳ组的乳脂率、乳糖率、乳蛋白率和乳总固形物差异均不显著(P> 0.05);试验Ⅰ、Ⅱ、Ⅲ组和Ⅳ组的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Ⅳ组葡萄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差异均不显著(P> 0.05)。综上所述,奶牛日粮中添加藜麦秸秆能提高其产奶量,对血清生化指标无不利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麻品种苗期抗旱性综合鉴定与评价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苗期反复干旱法,通过测定苗期8项生长指标,对16份我国育成胡麻品种进行苗期抗旱性鉴定评价,为生产上选用抗旱品种和进行抗旱种质创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时,胡麻株高下降,苗鲜重、根鲜重和苗干重降低;根长、根干重和根冠比增加,植株成活率降低.根长与根鲜重、根干重和D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苗鲜重与苗干重和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根冠比呈显著负相关.根冠比和反复干旱成活率可作为胡麻苗期抗旱性鉴定评价的综合指标.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可以作为胡麻苗期抗旱性评价方法应用.根据D值大小,参试品种苗期抗旱性由大到小为:轮选3号>伊亚4号>陇亚杂2号>宁亚19号>陇亚8号>定亚23号>天亚9号>陇亚10号>陇亚杂1号>晋亚11号>定亚22号>陇亚11号>陇亚13号>坝亚12号>坝选3号>晋亚10号,筛选出了抗旱种质2份,中抗种质12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熟梨新品种'甘梨3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梨3号'是以'锦丰'梨为母本'、巴梨'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的晚熟梨新品种.果实粗颈葫芦形,平均单果质量279.4 g,果皮黄绿色,阳面有红晕,贮后黄色;果面光洁,果点中小、隐密;果肉乳白色,肉质细脆,后熟后柔软,易溶于口,石细胞及残渣少,多汁,酸甜爽口,具洋梨清香,果心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13.7%,含可溶性糖7.1g·100 g-1,有机酸0.20 g·100 g-1,维生素C8.0 mg·100 g-1,品质上.果实发育时间150 d,营养生长期220 d,甘肃白银地区9月下旬成熟;该品种为白梨和西洋梨的杂交种,丰产稳产,生态适宜性、抗病性强;适宜在甘肃省东部矮山丘陵区、中部沿黄灌区和河西绿洲灌区推广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小麦品质的区域间差异和利用潜力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甘肃大田小麦品质的区域间差异和利用潜力,以甘肃省9个市州的316份样品为试验材料,参照国家标准,全面分析了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结果表明,甘肃大田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值13.60%,湿面筋含量32.86%,面团稳定时间3.1 min,拉伸阻力132 BU,延伸度166 mm,主要满足面条、馒头、饺子等传统主食和饼干制作要求,而对面包和糕点等食品加工的达标率较低,提高面团稳定时间是实现甘肃小麦优质强筋生产的关键.甘肃小麦被测蛋白质、粉质、拉伸等品质参数在区域间差异极显著(P<0.001).西峰、平凉、白银、武威、张掖5市小麦蛋白质含量14%左右,湿面筋含量高于30%,稳定时间大于3 min,品质改良应注重稳定时间的提高,可作为甘肃省中强筋面粉生产基地;定西市和天水市小麦湿面筋含量较高,但稳定时间低于2.5 min,应强调面团筋力的改善;陇南市小麦蛋白质含量12.48%,湿面筋含量29.52%,稳定时间3.0 min,除满足传统食品外,在弱筋食品的加工方面有一定潜力,应侧重中弱筋面粉的生产;临夏州小麦蛋白质含量11.33%,湿面筋含量26.28%,稳定时间1.8 min,主要以满足饼干、蛋糕和糕点等食品为主,可作为弱筋面粉生产基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其品种抗性鉴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甘肃省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菌,为其防治奠定基础.[方法]于2016年对甘肃省番茄颈腐根腐病进行调查并采集样品,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单孢分离法进行纯化,结合其形态和分子特征进行鉴定,通过盆栽法测定各菌株的致病性及筛选抗性品种,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番茄颈腐根腐病的病原.[结果]共分离得到6株病原菌,鉴定为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其致病性较强,发病率85%左右,病情指数为63左右.通过抗性鉴定,筛选出'精品红美女''花绣球''元明粉玉女'和'红色樱桃' 4个抗性品种.[结论]尖孢镰孢菌是引起番茄颈腐根腐病的病原,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颈腐根腐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贼镰孢菌D25-1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及结构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贼镰孢菌是多种植物的病原菌,也具有益生作用,功能复杂多样。本研究基于Illumina Hiseq 4000和Pac Bio平台对木贼镰孢菌D25-1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及组装,共组装出16个基因组片段,GC含量48.01%,总长40 776 005个碱基,Gap数为0。对内含子、外显子、基因长度、非编码RNA、重复序列等基因组信息均进行分类统计,外显子40 110个,总长19787 286 bp,内含子26 281个,总长2 290 434 bp,多数基因长度为500~1 499 bp,tRNA 333个,rRNA 71个,sRNA 69个,snRNA 31个,miRNA 108个,共预测的重复序列1 713 918 bp,占基因组4.2033%。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木贼镰孢菌组装结果较好,特有基因3 483个和共有基因1 805个,并对共有基因进行了COG分类注释。基因家族分析发现2 500多个单拷贝同源基因。构建进化树发现木贼镰孢菌和假禾谷镰孢菌的遗传距离最近,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确定了其进化地位。本研究为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基因功能演化分析、病害防控等研究提供基础的数据。
关键词: 木贼镰孢菌 全基因组 非编码RNA 重复序列 比较基因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背负式静电喷雾器静电喷施对2种玉米田除草剂的减量效应
《植物保护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背负式静电喷雾器静电喷施对玉米田除草剂的减量效应,以土壤处理除草剂40%乙·莠SE和茎叶处理除草剂30%苯唑草酮SC+90%莠去津WG+专用助剂作为参试除草剂,测定了背负式静电喷雾器在不同施药剂量下的静电喷施效果。结果表明:背负式静电喷雾器静电喷施对40%乙·莠SE和30%苯唑草酮SC+90%莠去津WG+专用助剂均有明显的减量效应。当40%乙·莠SE和30%苯唑草酮SC+90%莠去津WG+专用助剂中90%莠去津WG的施用量分别降至2 850 mL/hm~2和825 g/hm~2时,较各自推荐施用量分别减少用药量36.67%和21.43%,对玉米田主要杂草仍有理想的控制效果,株防效超过64%,鲜重防效超过95%;并可最大限度地改善玉米茎、穗部性状,减轻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人工除草分别减产1.96%和0.29%。可见,背负式静电喷雾器在玉米田土壤处理除草剂和茎叶处理除草剂喷施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背负式静电喷雾器 静电喷雾 玉米田 除草剂 减量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