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Localization of An Exogenous GH Gene on Chromosomes of Transgenic Pig by in situ Hybridizaiton
《Developmental & Reproductive Biology 》 1997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原位杂交技术的不断改进,该技术已广泛用于染色体的基因定位。非放射性标记探针的应用使基因定位变得更加简单易行,从而有可能对动物的转基因进行定位研究。本文首次采用胶体金标记药盒(Antidigoxigeningold)和银加强试剂(Silverenhancementreagents)的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技术对转基因猪外源基因进行了定位研究。如Fig.1所示:表达质粒pSMTPGH含有载体pUC19,羊启动子MT011和猪生长激素PGH基因。选5头带有pSMTPGH的转基因猪,分别制备含有染色体DNA的杂交膜。用BglII和SmaI对pSMTPGH进行完全酶切,收集0.9Kb片段作为探针,以dig11dUTP进行标记。探针与DNA杂交后,用Antidigoxigeningold和Silverenhancementreagents进行显色反应。胰酶法G—显带后,用光学显微镜检查。选择分散相良好、显影银颗粒清楚的玻片进行摄影记录(Fig.2)。对染色体上的显影银颗粒进行统计分析,参照家猪的染色体标准带型,确定外源PGH基因整合位点。Fig.3为4104号转基因猪染色体上的银颗粒分布情况。对5头?


苏云金杆菌GC-91发酵上清液的增效作用
《中国生物防治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生物测定,SDS-PAGE方法对苏云金杆菌GC-91发酵液的上清液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上清液中含有增效物质,离心丢弃上清液是导致毒力收率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上清液对粉剂增效明显,本实验中最高增效倍数为23.5倍,且上清液对不同菌种粉剂增效力不同,对GC-91菌粉增效极为显著,对HD-1菌粉增效较为缓慢。上清液中含有的增效物质是一种热稳定物质,能耐15分钟沸水浴,在pH2~10范围内稳定,证明不是β-毒素


猕猴桃优良新品种“鄂猕桃1号”
《林业科技通讯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猕猴桃优良新品种“鄂猕桃1号”“鄂猕桃1号”是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实生驯化选育而成,为美味猕猴桃雌性品种。1988年和1992年在农业部评比中两次获“希望奖”,排总分第一名。1993年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其主要经济性状达到或超过了国外王牌品种“...


养鸡技术讲座第七十七讲禽用重组鸡痘病毒疫苗
《甘肃畜牧兽医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养鸡技术讲座第七十七讲禽用重组鸡痘病毒疫苗周复春黎秋华(华中农业大学牧医系武汉430070)(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集约化养鸡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防疾病疫苗的应用。现代养鸡业存在激烈的竞争,疫苗必须便宜、安全有效,又要免疫接种容易。为了有效地...


CPPU对美味猕猴桃果实碳水化合物累积和代谢的影响
《上海农业科技 》 1997
摘要:1 前言 国际市场要求高质量的猕猴桃,尤其要个大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由于猕猴桃实质上是一种异养器官,它能长得很大,且能贮存大量碳水化合物。猕猴桃果个的变化依赖于许多因素,如授粉、开花期、芽和果实负载量、叶果比、枝类型、光合效率及栽培措施等。应用外源生长调节剂,尤其是在目前试验过的生长调节剂中,CPPU对增大果实和单株产量最为有效。尽管有关CPPU对产量和采收时果实性状影响的报导很多,但是其对果实生长生理的影响却知之甚少。


鄂大麦7号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1997
摘要:大麦新品种鄂大麦7号(原品系名“24631”)是我省育成的第一个饲料大麦新品种。该品种为四棱皮麦,属春性。具有产量高、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强、品质优、耐迟播等特点,全生育期175d左右。每公顷成穗600万,每穗实粒数40粒,千粒重32g,株高90cm。1995~1996两年省区试平均每公顷产量达66743kg,比对照鄂皮2号增产196%。在省内外试种示范,一般每公顷产量48750kg,比对照增150%;高产地区每公顷可达75000kg。蛋白质含量达117g/kg,17种氨基酸、烟酸、钙、磷、锰、锌含量均高于玉米,是瘦肉型猪必不可少的优质饲料,也是养鱼、养鸭、养鸡的优质配合饲料,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饲料大麦,选育,应用


水稻高产土壤营养诊断
《耕作与栽培 》 1997
摘要:水稻高产“土壤-植株”体系中土壤养分基本供应能力(B0)和养分消长幅度(A0)是土壤基础肥力和所施肥料的综合效应的反映,它们相互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是进行土壤诊断的依据。同时从试验中获得描述高产水稻植株体内养分含量、比例及干物重的变化规律的方程式,可作为植株营养诊断的根据。


抗病新品种鄂抗棉5号
《农村百事通 》 1997
摘要:鄂抗棉5号是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用鄂棉12与美国PD0113杂交育成。1996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于1992~1993年参加湖北省第二轮棉花抗枯萎病新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皮棉产量分别为每公顷2889.3公斤和1140.45公斤,比对照(中棉所12)分别增产4.68%和5.08%。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