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枣清汁保健饮料的研制
《农牧产品开发 》 1996
摘要:以大枣、枸杞、茵陈三种营养保健珍品为主要原料,优选配方,生产的清汁饮料枣香浓郁、口味纯正、营养丰富,卫生合格。维生素C含量为0.gmg/100ml;氨基酸总含量为20.37mp/100ml,并富含Ca、P、Fe、Zn等矿物质。
关键词: 大枣,枸杞,茵陈,清汁饮料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产量
《河南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回顾了建国以来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历史,找出了近年来粮食生产徘徊的原因,提出在“九五”期间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粮食增产的对策
关键词: 科技进步,粮食产量


矮谷新品系-郑737青及其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矮谷新品系-郑737青及其栽培技术齐敏学孟昭桂卫丽(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郑737青新型矮谷是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郑矮2号为矮源,经3次有性杂交,先后导入抗锈、优质基因,经南繁北育动态育种选育而成的我国第一个矮秆竖...


麦田杂草化学防治技术
《河南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麦田杂草化学防治技术马奇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张子亮(郑州市绿化工程管理处)宋雁中(济源市农科所)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麦田杂草种类多、分布广、生长快、密度大、繁殖快,而与小麦争夺水、肥、光照和生存空间,且...


应用化学分析法测定单甲脒水剂
《河南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应用化学分析法测定单甲脒水剂王兰芝张保民李菊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单甲脒是一种新型杀螨剂,其有效成分的测定方法在国内未见报道。笔者应用化学分析法对其进行了测定,该法快速、简便、准确度及重复性好,仪器价格便宜,易于推广应...


麦套夏棉主要栽培措施综合应用模型
《华北农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四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利用计算机对试验数据分析,建立了籽棉产量、亩成铃数学模型。筛选出麦套夏棉高产优质的综合栽培措施为:密度8340~8650株/亩,单株留果枝6个,亩喷施缩节安4.34~4.96g,亩施纯氮8.03~9.00kg、纯磷2.68~3.01kg。四因子对籽棉产量影响的顺序:单株留果枝数>种植密度>喷施缩节安量>施氮、磷肥量;影响的效应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形,互作效应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根据亩成铃模型解析:种植密度和单株留枝数对亩成铃的效应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形;喷施缩节安和施氮、磷肥对亩成铃的效应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形。四项栽培措施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不明显。


沿黄稻麦轮作区磷钾肥肥效及磷肥最佳施用技术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沿黄稻麦轮作区特有的自然生态条件,使该区磷肥的最佳利用方式与其它地区迥异。试验结果表明:该区磷肥具有显著的肥效,而钾肥肥效则不太明显;磷肥于两季作物上均匀分配,比一次施入一季作物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麦季磷肥基施和追施对当季小麦产量影响不大,但追施对下季水稻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沿黄稻麦轮作区,磷肥,施用技术,产量


夏谷新品种豫谷6号的选育
《河南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豫谷6号是应用有性杂交技术,经连续南繁、温室加代选择育成的夏谷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抗倒伏、高度抗旱、综合抗病力强等优良特性,适宜中等以上肥力水、旱地种植。
关键词: 夏谷,豫谷6号,选育


大豆新品种豫豆18号的选育
《河南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大豆新品种豫豆18号的选育崔润芝,田保明,李延军,许景菊(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豫豆18号(原郑84240-B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经过多年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高产、稳产、早熟、抗病、抗裂英、优质大豆新品种。1...


污染场地雏鸡新城疫法氏囊病的综合控制试验
《河南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在鸡法氏囊病(IBD)和新城疫(ND)常发鸡场进行IBD、ND的综合控制试验表明,严格环境卫生、消毒工作是控制污染鸡场IBD、ND发生的关键措施。根据雏鸡IBD、ND母源抗体下降和免疫抗体产生情况,应用合适的疫苗,选择正确的免疫程序,是免疫成功的重要保证。对农村专业户鸡场的雏鸡,在3周龄前进行IBD苗的多次免疫或在其母源抗体偏低的日龄(16~18日龄)以后进行大剂量的IBD(D78)疫苗强化免疫均可控制鸡群IBD的发生。对IBD、ND发病鸡或其隐性感染鸡群尽早注射高免蛋黄可有效控制病情;注射高免蛋黄后10天,超常量应用IBD疫苗及NDⅣ系疫苗免疫可预防IBDD、ND的继续感染。
关键词: 雏鸡,IBD,ND,污染鸡场,综合防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