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基于GC-MS和感官评价鉴定南疆杏仁甜苦性状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鉴定杏仁甜苦筛选鉴定指标,为杏仁选育及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南疆88份杏仁为实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苦杏仁苷和糖组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杏仁中均含有苦杏仁苷,其含量在0.945~36.055 mg/g之间,均值为6.236 mg/g,变异系数为118.289%。通过感官评价,其中有19份苦仁,测定苦杏仁苷含量为10.205~36.055 mg/g,均值为19.047 mg/g;69份甜仁,测定其含量为0.945~12.148 mg/g,均值为2.708 mg/g。杏仁中共检测出7种糖,其中蔗糖含量最高,棉子糖次之,山梨醇含量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杏仁甜苦性状与苦杏仁苷和葡萄糖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总糖、甜度值、蔗糖、苦杏仁苷等因子会影响杏仁甜苦。通过聚类分析将样本聚为Ⅳ类,第Ⅰ类杏仁的苦杏仁苷含量极高,第Ⅱ类杏仁的总糖、蔗糖、棉子糖和甜度值高,第Ⅲ类杏仁的苦杏仁苷、总糖、蔗糖等含量中等,第Ⅳ类杏仁的总糖、蔗糖、棉子糖等含量较低。筛选出总糖含量高、苦杏仁苷含量低、味甜的‘赛买提’、‘托乎提库都’和‘大黄杏’等可用于杏仁加工的种质。

关键词: 杏仁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 苦杏仁苷 糖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的毛管间距和滴头间距对匀播冬小麦光合、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优化冬小麦立体匀播方式下的滴灌带配置方式。以新冬22号为试验材料,在立体匀播方式下,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主区滴头间距设20(T1)和30cm(T2)2个处理,副区毛管间距设30(D1)、40(D2)、50(D3)、60(D4)和70cm(D5)5个水平,研究了滴头间距和毛管间距对匀播冬小麦光合特性、土壤水含量空间分布、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毛管间距下,T1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成熟期地上部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其籽粒分配、穗数和产量均高于T2,分别提高0.14%~4.74%、0.09%~3.51%、0.31%~2.73%、1.40%~3.77%、1.47%~3.88%、1.22%~2.82%和1.15%~4.93%。产量以T1D2最高,为9247.95kg/hm~2。LAI、SPAD值、Pn、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植株干物质积累、穗数和产量在滴头间距20cm和毛管间距30cm和40cm(T1D1、T1D2)保持较高水平,其中,T1D2处理表现最优。综合分析产出和投入量,在本试验灌水定额条件下,滴头间距20cm、毛管间距50cm(T1D3)是最佳滴灌带配置组合。

关键词: 冬小麦 毛管间距 滴头间距 光合特性 土壤含水量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枣花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益生菌的增殖作用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沙枣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体外对益生菌增殖的影响.实验以沙枣花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沙枣花多糖,分析料液比、超声时间、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沙枣花多糖得率的影响,运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比较不同多糖质量浓度(0、0.5%、1.0%、1.5%、2.0%和 3.0%)对三种益生菌增殖及产酸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沙枣花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5 g/mL、超声时间21 min、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 62 min,得到多糖得率为 12.45%±0.15%,与理论预测值(12.587%)相近.当沙枣花多糖质量浓度为2%时,嗜酸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的培养基中OD值达到最大,分别为 1.23±0.01、1.06±0.02和1.22±0.02,并且pH降到最低(5.17±0.04、5.95±0.04和 5.52±0.02),在该浓度下培养 40h后,三种益生菌的生长均趋于稳定.说明沙枣花多糖促进了三种益生菌的增殖和产酸活性.因此,沙枣花多糖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益生元被开发,这为进一步地研究和利用沙枣花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沙枣花 多糖 提取工艺 响应面优化 益生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疆地区组装式深冬生产型日光温室的设计及建造

新疆农机化 2023

摘要:为解决传统日光温室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南疆地区日光温室建设条件为基础,针对传统日光温室的缺点,提出了南疆地区组装式深冬生产型日光温室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结果表明:该日光温室具有可移动、可拆卸、易组装及良好的蓄热、保温功能,且节能环保,土地利用率高,是适合南疆设施应用发展的日光温室,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组装式 深冬生产 南疆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播鲜食玉米出苗主要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农村科技 2023

摘要:鲜食玉米生长周期短,收获的果穗可鲜穗销售,也可速冻加工,果穗收获后,秸秆可压制青贮,经济效益显著,深受农民喜爱.但是生产中鲜食玉米播种后易出现缺苗断垄、大小苗现象,影响种植效益.为提高春播鲜食玉米出苗率及出苗质量,本文从种子因素、整地质量、播种质量、土壤墒情、温度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鲜食玉米出苗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各项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为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出苗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户地膜治理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疆尉犁县的调查

湖北农业科学 2023

摘要: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入户调查的226份问卷调查数据,结合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农户地膜治理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外部因素对支持地膜治理技术产生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发展技术应用、提升政策环境以及丰富社会网络都可以促进农户采用地膜治理技术。针对目前地膜污染治理现状,应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地膜治理技术应用机制,以提高采用效率。

关键词: 地膜治理技术 地膜污染 残膜回收 Logistic回归模型 新疆尉犁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响应面法的多砾石砂土滴灌春小麦水肥条件优选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多砾石砂土土质条件下不同水肥处理对滴灌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阿勒泰地区小麦的水肥施用提供指导.[方法]设置30 mm(W1)、45 mm(W2)、60 mm(W3)3个灌水水平及尿素施用0 kg/hm2(N0)、300 kg/hm2(N1)、600 kg/hm2(N2)3个施肥水平,利用方差分析及响应面法进行结果优选.[结果]同一灌水水平下,N0处理相比N1、N2处理春小麦株高及干物质积累量较低,其中No处理与N2处理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显著(P<0.05);同一施肥水平下春小麦株高及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灌水量增加逐渐增加.灌水量对有效穗数有显著影响(P<0.05),对千粒重无显著影响(P>0.05).施肥量对千粒重和有效穗数无显著影响(P>0.05).灌水量与施肥量对每穗粒数和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水肥交互仅对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结论]利用响应面法优选后的最佳水肥条件为灌水60 mm,施肥388 kg/hm2,该条件下小麦产量为6 923.1 kg/hm2;W3N1处理(灌水量60 mm,施肥量300 kg/hm2)下小麦的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及产量表现较好,最终产量为7 040.93 kg/hm2,选取W3N1为较好的水肥处理.

关键词: 春小麦 水肥 产量 多砾石砂土 响应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光质处理对赤霞珠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赤霞珠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和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为天山北麓产区优质酿酒葡萄的生产管理供理论依据.[方法]以 8a生"厂"形树形赤霞珠葡萄为研究对象,从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采用6 种不同色泽(白色、紫色、蓝色、绿色、黄色、红色)彩旗布进行光质调控,在果实成熟期分别测定穗重、果穗紧实度、粒重、籽粒数、皮果比、籽粒、果重等外观指标,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果皮、种子和酒中总酚、总黄酮、类黄酮、黄烷醇、原花青素、单宁和花色苷等理化品质指标,并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其光响应曲线.[结果]在 6 种不同光质处理条件下赤霞珠葡萄的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及光饱和点等光参数有所下降,其中,白色和蓝色处理条件下赤霞珠葡萄光合能力最好;不同光质处理对果皮、种子和酒体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均有较大的影响:分析白色和红色处理条件下,皮果比增加,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无显著影响,提高了果皮中类黄酮、黄烷醇和原花青素含量及酒体中总酚、总黄酮、黄烷醇、原花青素和花色苷的含量,但是,红色处理对光合能力的抑制作用较大.[结论]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采用白色旗布进行光质调控,能够保持赤霞珠葡萄的最大光合能力,并提高果皮和酒体中酚类物质含量.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光质调控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酚类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滴施量艾氟迪对棉花光合特性及成铃规律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植物生长调节剂艾氟迪(AFD)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对棉花光合特性、成铃规律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宜的艾氟迪滴施量。于2021年4—10月进行田间试验,设置0 g/hm~2[对照(CK)]、1 050 g/hm~2(A)、1 350 g/hm~2(B)、1 650 g/hm~2(C)、1 950 g/hm~2(D)、2 250 g/hm~2(E)、2 550 g/hm~2(F)7个处理,分别于始花期7月6日(15%)和盛花期7月14日(85%)滴施2次,分析不同滴施量对棉花光合特性、成铃规律及籽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7月10日起至8月10日SPAD值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8月1日各处理基本达到最大值,表现为D>E>C>B>A>CK>F;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叶面积指数(LAI)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盛铃期时各处理基本达到最大值,表现为D>E>C>F>B>A>CK;花铃期时棉花净光合速率(P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均大于盛铃期,花铃期时随着艾氟迪用量的增加Pn基本呈增加的趋势,而Ci呈相反的变化规律;艾氟迪在促进棉铃成铃率和抑制棉铃脱落率方面效果明显;当处理水平为1 650 g/hm~2时,单株铃数和单铃质量较CK有显著提高,同时获得的籽棉产量最高。综合考虑,艾氟迪滴施量以1 650 g/hm~2最佳。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艾氟迪 棉花 滴施 光合作用 成铃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西北地区戈壁农业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农业工程技术 2023

摘要:戈壁农业是指利用现代化的设施农业集成生产技术,在戈壁地区进行新型设施农业的发展.主要以有机质无土栽培和特色养殖为主,其优点包括高质量、高效益以及可持续和循环经济等.该文探讨了国内外戈壁农业的发展概况,并从设施装备、专业人才、政策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戈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对戈壁农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发展方向,包括实施节水工程、发展高新技术密集型设施农业以及建立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等.此外,从制定系统的节水措施、加强农业技术创新以及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戈壁农业今后的发展,为戈壁农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戈壁农业 日光温室 设施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