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根际养分活化与吸收过程的定量模拟研究进展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1997

摘要:在论述植物根系作为养分的主动吸收槽.对根际养分生物有效性产生重要作用的前提下,本文扼要讨论了根际pH值变化、根分泌螯合物与还原性物及根际微生物在根际土壤养分活化中的作用过程,并重点评述了有关养分活化与吸收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养分活化 养分吸收 根际 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废香菇菌袋改种蘑菇和毛木耳好

农家顾问 1997

摘要:每年各地有不少香菇菌袋被杂菌污染而废弃,造成原料浪费,但菌袋内营养仍很充足,若把它处理后种蘑菇,平均每个菌袋可产鲜菇0.6~1千克;种毛木耳,生物效率可达80%以上;其经济效益与种香菇相当。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大气悬浮颗粒物中十五种元素

光谱仪器与分析 1997

摘要:一、提要环境样品中无机组分的分析对研究大气主要污染源的来源以及探讨治理整顿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ICAP测定大气悬浮颗粒物样品中微量及痕量元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由计算机控制,分析软件自动执行扣除空白值。分析时选用适宜条件来抑制共存元素的分光干扰、物理干扰和化学干扰。在折衷条件下,摸拟环境样品的组分,人工配制一套混合标准。直接测定大气悬浮颗粒物样品中Mn、Ba、Cu、Fe、Ni、P、K、S、Zn、As、V、Si、Pb、Cr、Ti等十五种元素,获得了良好的分析结果。检测限足以满足要求。方法准确度RE<10%,精密度RSD<8%。该方法具有效率高、简便、灵敏、线性范围宽的特点。已成功地测了七十个大气悬浮颗粒物样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毛虫综合防治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1997

摘要:1984年以来各种防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茶毛虫的综合防治应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生物防治中以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应用为主,Bt应用为辅;化学防治只在兼顾其他害虫防治时使用。人工摘除卵块和幼虫,不单独作为防治措施使用。

关键词: 茶毛虫,停食蜕皮性,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仔猪水肿病灭活菌苗的制备及对小鼠的保护试验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仔猪水肿病灭活菌苗的制备及对小鼠的保护试验曹军平周绍凤陈德元高崧*(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猪水肿病是由大肠杆菌的某些致病菌株感染小肠而引起的断乳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其特征为发病突然、经过短促、头部和胃壁等部发生水肿。猪群中的感染率一般在15%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炒青绿茶烟焦气形成机理和防止措施

湖北农业科学 1997

摘要:就目前炒青绿茶烟焦味形成的生化机理、机械原因、工艺原因及防止的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供生产实践参考。

关键词: 炒青绿茶,烟焦气味,防止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扑磷防治茶小绿叶蝉试验

农药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杀扑磷冬防茶小绿叶蝉,结果表明:40%杀扑磷乳油1000、1500、2000倍液对该虫均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尤以1000、1500倍效果最为理想,控制期可长达20天以上

关键词: 杀扑磷,茶小绿叶蝉,冬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粳抛秧新品系“94301”

农家顾问 1997

摘要:水稻抛秧技术已在早稻、中稻、一季晚稻上获大面积推广应用,成效显著。但是,双季晚稻抛秧栽培在长江流域则未进入推广阶段。 抛秧栽培,要求秧苗高度不超过20厘米,按目前的控苗技术,秧龄一般为25天。但是,当前生产上应用的晚稻品种,因生育期较长,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材、笋、景兼用的红竹

农家顾问 1997

摘要:红竹,别名红壳竹,红鸡竹、红哺鸡竹,原产于浙江,安徽等地,近年已被各地广为引种。红竹适应性广,对立地条件要求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南地区几种土壤的表面电荷特性 Ⅱ.几种测定永久负电荷量的方法的比较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1997

摘要:用有效阳离子交换量法、盐滴定-电位滴定法(STPT)、Mehlich法和pfo原理法测定了中南地区几种土壤的永久负电荷量.并与醋酸铵法测定的CE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由于醋酸铵法浸提了土壤的部分可变负电荷.它测出的CEC值使其它方法测得的永久负电荷量高.(2)不同方法测得的土壤永久负电荷量差异较大,且用上述四种方法测得的值依次减小.即ECEC>δP>CECp>CECk,这与测定方法和指示离子的本性有关.但都能反映土壤永久负电荷容量的相对大小.(3)不同方法测得的不同的永久负电荷量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土壤的吸附特性,但有效阳离子交换量法能较好地反映土壤永久负电行量.

关键词: 土壤 永久负电荷量 测定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