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太原地区观赏葫芦栽培的关键技术
《长江蔬菜 》 2010
摘要: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 Standl]原产于旧大陆热带,属葫芦科葫芦属,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葫芦是一年蔓生或攀缘藤本植物,以种子繁殖,枝蔓生长快,叶稠密,花白色,有麝香气味。果实嫩时可食用,要求有较长的炎热季节果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白粉病小麦-簇毛麦易位系92R149的利用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以携带有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92R149为母本、大穗高感白粉病小麦品系忻96-74为父本,通过杂交进行抗病、丰产基因的重组,调查了亲本及F2,F3的几个主要农艺性状,并进行了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92R149所特有的抗白粉病和忻96-74的大穗特性可直接传递给后代,且杂种后代的变异极为丰富,可选育出抗白粉病且具大穗的优异单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高粱主要虫害的防治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10
摘要:高粱虫害是影响高粱生产的重要因素,其中,高粱蚜、黏虫是为害高粱生产的主要害虫,如不及时消灭会对高粱生产产生不利影响。1.高粱蚜高粱蚜虫俗称"油汗",是高粱的主要害虫之一。为害高粱的蚜虫有许多种,但主要是甘蔗蚜。(1)形态特征甘蔗蚜分无翅蚜与有翅蚜两种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如何预防杂菌的污染
《食用菌 》 2010
摘要:食用菌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菌龄一致、生命力旺盛、接种方便、接种后生长迅速等优点,但在培养过程中发现极易污染,而且很难及时识别,常常延误了生产周期,有时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对山西省境内相关媒介材料中鸡沙门氏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及抗原血清型鉴定,对7个父母代蛋种鸡场和5个规模化商品蛋鸡场沙门氏菌病血清抗体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分离的961份媒介材料中,177份存在鸡沙门氏菌,阳性率为18.4%,以鸡白痢沙门氏菌和伤寒沙门氏菌为主,血清型为O9和O12。(2)媒介材料中引进的3日龄左右父母代种雏,泄殖腔拭子分离阳性率为20%,成为沙门氏菌病传入山西省的主要原因;病鸡的分离率为81%,种蛋的阳性率为15%,成年鸡肛拭分离率为5.7%,饲料中的分离率为5%,环境中的分离率为1.9%,这些是造成沙门氏菌病在山西省水平传播的主要因素。(3)37 554羽份父母代种鸡,沙门氏菌病血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2.6%,最高为47.8%;2 441羽份商品蛋鸡阳性率平均为1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荞麦麸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分别用乙醇和水从荞麦麸皮中提取到了以荞麦黄酮为主要成分的乙醇粗提物和以荞麦糖醇为主要成分的水粗提物,并将乙醇粗提物经高压水解,获得乙醇粗提物的水解物。研究这3种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并以阿卡波糖和D-手性肌醇为参照。比色法和液相色谱法测得,苦荞麸皮乙醇粗提物的主要成分为苦荞黄酮,黄酮含量为74.0%,其中86.5%为芦丁,槲皮素和异槲皮素微量;乙醇粗提物经高压水解后,总黄酮含量为76.2%,其中,芦丁、槲皮素和异槲皮素分别占60.6%、25.2%、13.5%。甜荞麸皮水粗提物的主要成分为D-手性肌醇、肌醇,其含量分别为43.6%、2.9%。3种荞麦麸皮提取物均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作用强度分别为:乙醇粗提物的水解物>乙醇粗提物>水粗提物,IC50分别为0.0085、0.0578、17.3551g/L。苦荞黄酮经高压水解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提高,与阿卡波糖IC50(0.0335g/L)相比,约是它的1/4;水粗提物在低质量浓度下抑制效果不明显,在较高的质量浓度下则表现出抑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