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蓝夜蛾卵赤眼蜂种类调查及利用研究
《中国植保导刊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在山西省甘蓝夜蛾各代卵高峰期多点采卵,在室内羽化出蜂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本省田间甘蓝夜蛾卵内的赤眼蜂有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广赤眼蜂3种。赤眼蜂种类分布与其寄主作物及周围作物分布有密切关系。其优势种在不同寄主作物和环境条件下有明显不同。田间试验表明,本省太原地区田间释放赤眼蜂防治第1代甘蓝夜蛾的适宜放蜂时期应为5月5~20日。田间释放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广赤眼蜂防治甘蓝夜蛾均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春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浮山县栽培旱地春番茄历史悠久,并且种植旱地春番茄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旱地春番茄适应性广,产量较高,果实中含有较丰富的糖类、有机酸、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多种营养元素,不但可作蔬菜及水果食用,且为重要的蔬菜加工原料,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扁桃萌芽期枝条大量矿质营养元素的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扁桃矿质营养生理代谢的基本规律,为生产实践中科学管理、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晋扁1号、晋扁2号2个扁桃品种为试材,以普通桃大久保为对照,研究了扁桃萌芽期枝条大量矿质营养元素(K、Ca、Mg)的含量。[结果]萌芽期扁桃枝条内大量矿质营养元素与普通桃大久保的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K、Mg含量较普通桃含量高,有的达到极显著水平;而Ca含量则较普通桃含量低。说明不同树种、不同品种其树体萌芽期基础水平不同。[结论]研究结果为扁桃生育期管理实践中配方施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来源及抗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为经济、安全和有效的途径。由于小麦白粉菌具有高度的遗传变异性,单个的抗病基因很容易被新的白粉菌毒力突变体克服而丧失抗性。因此,不断发掘新的小麦白粉病抗病基因,拓宽小麦遗传基础对中国小麦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已命名的56个白粉病基因的来源和利用进行了总结,结果显示,源于小麦一级、二级和三级基因库的抗白粉病基因分别有37个、11个和8个,弄清这些基因的来源、所在位点及抗谱范围对有效利用这些基因资源,同时发掘新的抗病基因至关重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生长素和浸泡时长对毛白杨插穗生根率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以毛白杨插条为材料,研究了3种超声波强度、3种生长素及3个浸泡时长对其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生长素、相同浸泡时间下,以200,400 W超声波处理的毛白杨扦插生根率明显优于600 W及对照;在相同超声波及相同浸泡时间下,ABT对毛白杨生根具有促进作用,IBA和NAA与对照之间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在相同超声波、相同生长素处理下,以蘸根的插条生根率最高,6 h次之,12 h最差。在所有处理组合中,以400 W超声波,ABT100 mg/L,蘸根的组合生根率最高,达9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