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黄瓜不同品种对高温驯化的反应

华北农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黄瓜品种夏普Ⅰ和冀黄瓜 3号高温驯化 (昼 /夜气温 35 /30℃ ,根温 33℃ ,4 8h)后 ,根和植株的生长量与常温下栽培生长量相比 ,夏普Ⅰ的生长显著受到驯化高温的抑制 ,而冀黄瓜 3号驯化栽培与常温栽培未出现显著差异。但高温驯化使两品种的TTC还原活性增大。将常温和高温驯化的植株 ,再经亚高温 (48℃ ,2h)胁迫后 ,在常温条件下恢复生长 8日的结果来看 ,经高温驯化的两品种均显现出驯化的效果 ,其中 ,冀黄瓜 3号通过高温驯化而获得的再生长能强于夏普Ⅰ。

关键词: 黄瓜 高温驯化 生长量 胁迫 再生长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成梨小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迷向作用的研究

河北果树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田前期套种油葵栽培技术

中国棉花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棉区棉花单铃重的变化及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同生态区育成的品种 ,在新疆的南、北疆棉区和河北棉区进行“双向异地种植” ,横向比较了不同生态棉区棉花产量库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 ,新疆棉区产量库构成因素中单铃重增加幅度最大 ,南疆和北疆棉区单铃重分别为 5 .89g~6 .5 0 g、5 .4 3g~ 6 .12g ,较河北南宫棉花铃重提高 5 1.16 %~ 2 4 .2 3%。新疆棉区单株结铃数虽低 ,但因收获株数是河北南宫的1.5倍 ,所以单位面积总铃数高于河北。新疆棉花铃重高 ,表明在单位面积株数多的条件下个体生长仍较健壮 ,这主要是因为新疆棉区日照时数多、日温差大 ,光合产物生产与累积多 ,既有利于个体发育 ,又有利于光合产物在棉铃中的累积 ,最终单铃重高 ,这是新疆棉花获得高产的重要生理生态基础。

关键词: 棉花 单铃重 生态因子 生态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阿维菌素WP防治苹果山楂叶螨的应用研究

河北林果研究 2002

摘要:在 6月初 ,用 1 0 %阿维菌素WP进行田间防治试验。药剂浓度分别为 2 5 0 0、 30 0 0、35 0 0倍液。药后 1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 96 7%、 94 9%、 89 8% ,药后 10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7 2 %、 93 2 %、 5 4 9% ,均明显高于目前常用农药 ,且对植物安全 ,对害虫天敌及有益生物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 阿维菌素 山楂叶螨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种质资源与繁育技术的探讨

河北农业科学 2002

摘要:阐述了谷子种质资源的征集、编目及繁种入库概况,提出了保持谷子种性的繁种方法和技术关键,并针对谷子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存和研究谷子种质资源的建议。

关键词: 谷子 种质资源 繁种入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拮抗细菌C-28在棉苗体内的定殖及传导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棉花 拮抗细菌 定殖 传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植物火鹤、红宝石喜林芋的快速繁殖

华北农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研究不同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组合配比对火鹤、红宝石喜林芋分化和生根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继代、壮苗和生根培养基 ,并针对火鹤选择出了优良的快繁无性系作为快繁材料。探讨了恒温与变温培养对愈伤组织鲜重增殖分化壮苗的影响。试管苗移栽驯化试验结果表明 ,只有在基质温度达 15~ 2 0℃ ,室温 2 2~ 2 5℃时试管苗才能正常生长。还确定了适宜的移栽基质。试验表明以上 2种植物皆可在瓶外生根。

关键词: 火鹤 红宝石喜林芋 组织培养 移栽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碳源组份及浓度对小麦花药培养和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小麦花药培养基中各种碳源的研究 ,发现单独使用麦芽糖作碳源的培养基出愈率最高 ,麦芽糖与蔗糖搭配使用培养效果次之 ,而单独使用蔗糖作碳源出愈率最低。在整个碳源比较试验中 ,随着培养基中麦芽糖比例的增加 ,出愈率随之提高。糖源对出愈率的影响与其水解产物有关。在游离小孢子培养中 ,麦芽糖是最好的糖源 ,其他糖源经培养未形成胚状体。检查培养 3d后的小孢子活力发现唯有麦芽糖作碳源的培养基有活力 ;认为高浓度的蔗糖葡萄糖以及葡萄糖与果糖混合糖源对小孢子有毒害作用。葡萄糖起始浓度达到 2 0mmol/L时 ,对小孢子有致死作用。当麦芽糖培养 1d后 ,再加入高浓度的葡萄糖发现小孢子存有活力 ,而且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 ,小孢子的活力也增加。

关键词: 小麦 碳源 花药培养 游离小孢子培养 出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条件下施肥效应及其作用机理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干旱问题是制约作物生长和产量的主要逆境因素之一。合理施用N、P、K肥可补偿干旱条件下作物生长受抑和产量降低的不良效应,改善植株的生理功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生产实际中实行水肥耦合运筹,可充分发挥肥效,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

关键词: 作物 干旱 施肥 水分利用效率 水肥耦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