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果树种子的湿润低温沙藏法
《河北农业科技 》 2002
摘要:北方落叶果树有种子越冬休眠的遗传习性。为了使休眠的种子萌发生长,种子的内部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转变,这种转变过程称之为后熟。湿润低温沙藏法是使种子顺利通过后熟过程的方法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极早熟杏育种研究进展
《园艺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我国选育的优质极早熟杏品种及其有性杂交育种技术以及性状遗传变异趋向 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丰产抗虫特优质纤维棉花新种质冀优642
《河北农业科学 》 2002
摘要:冀优624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优质棉育种室培育的集丰产、抗虫、抗病于一体的特优质纤维棉花新种质。其母本冀棉22号(冀9119系)是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海岛棉×邢 6871)×(海岛棉×冀邯 5号)]×(海岛棉×冀棉 8号),经多年连续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熟棉花新品系,其父本是高产抗虫棉花品系,遗传背景丰富,通过多年系选和定向培育,在第9代得到了丰产抗虫特优质纤维棉花新种质冀优64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雄性不育系1066A不育基因和黄苗基因的染色体定位(英文)
《Acta Botanica Sinica 》 2002 SCI 北大核心
摘要:以谷子 (Setariaitalica (L .)Beauv .)雄性不育系 10 6 6A为母本 ,豫谷 1号三体 (1~ 7)及四体 8和四体 9作父本进行杂交 ,应用初级三体分析法 ,进行了谷子雄性不育基因和黄苗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研究。通过配置大量杂交组合和反复授粉 ,利用豫谷 1号三体的极少量花粉 ,获得了三体 2~ 9的F1代杂种 ,各杂种三体的形态与豫谷 1号三体基本相似 ,略有差异 ,苗色呈绿色且可育。杂种F2 植株的苗色和育性都产生分离。结果是三体 3、5、7、8、9的F2 代分离出的可育株与不育株之比为 3∶1,三体 6的可育株与不育株之比为 14∶1(χ2 =0 .0 12 ,P =0 .0 1)。杂种F2分离出的绿苗与黄苗之比只有三体 7为 12∶1(χ2 =0 .36 ,P =0 .0 1) ,其他均为 3∶1。因此 ,可以确定 10 6 6A的不育基因为隐性单基因 ,位于第 6号染色体上 ,该品系的黄苗基因也是隐性单基因 ,位于第 7号染色体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