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798条记录
桃蚜对[反]-β-法尼烯的行为及电生理反应

昆虫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是多种蚜虫的报警信息素成分。本文用触角分部切断法,检测到桃蚜Myzuspersicae触角对[反]-β-法尼烯的敏感部位在原生感觉圈。嗅觉反应表明[反]-β-法尼烯对桃蚜的驱拒效果极显著。触用电位检测结果表明成蚜对[反]-β-法尼烯的电生理反应比若蚜敏感。

关键词: 桃蚜 报警信息素 [反]-β-法尼烯 触角 行为反应 电生理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年限蔬菜大棚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4年、9年和17年3个不同种植年限的塑料大棚秋黄瓜生育期内土壤养分含量和3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和3种酶的活性以建棚9年的最高,其次是4年的,最低的是17年的,说明建棚9年时,土壤肥力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3种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的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反映3种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和养分供给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大棚菜地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处理的新方法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了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处理的新方法——高压气体放电法,介绍了高浓度臭氧产生的方法,阐述了农药残留处理的机理,给出了农药残留处理试验的结果和对细菌、病毒的处理效果。试验表明,被农药和病菌污染了的蔬菜、水果经高压气体放电处理后人们尽可以放心食用。

关键词: 农药残留;气体放电;臭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栽培管理计算机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栽培管理计算机专家系统(ESWCM)是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把40多年来小麦栽培科学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专家的知识经验做系统集成而建立的综合性、智能化的计算机决策系统。ESWCM把模型技术和专家系统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基于模型的专家系统。在组织结构上,ESWCM由包括气象、土壤、植保和社会经济条件累计1000万多个数据组成的数据库系统(DBS),500多条知识规则组成的知识库系统(KBS),9种类型72个模型组成的模型库系统(MBS)、推理机(IE)、人机界面(ICE)及系统的维护程序等部分组成。系统设计时,引进了软件工程的概念,软件各个模块可在同一集成环境下运行,又可以单独使用。ESWCM具有按产量设计程序、实现计划生产;有预见地调节、控制小麦的群体结构和理想株型,增加有效生长和有效积累;确定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灌溉、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的因地制宜的优化组合、因苗管理的最佳方案,分类指导的应变决策功能。根据1994、1995两年的实际应用和示范验证结果,由ESWCM控制的80个试点地块在原有基础上产量增加10%~15%,成本降低5%~7%,效益增加15%~20%。目前,ESWCM?

关键词: 小麦;栽培管理;专家系统;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多聚酶链反应法诊断鸡传染性鼻炎

中国兽医杂志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用多聚酶链反应法诊断鸡传染性鼻炎陈小玲冯文达陈葵张培君龚玉梅(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海淀100081)鸡传染性鼻炎(IC)病原为副鸡嗜血杆菌(Hpg)。但由于我国鸡场情况复杂,各种病混杂,有时单凭症状诊断还有困难。传统的细菌分离和生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黄瓜嫁接技术

北方园艺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温室黄瓜嫁接技术刘明池(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黄瓜嫁接是利用高度抗枯萎病的南瓜换根,不但有效地防治黄瓜枯萎病,还因为南瓜根系强大,吸收能力强,生长旺盛,植株生育期延长,不易衰老,瓜条生长快,容易获得高产。特别是云南黑籽南瓜做砧木,耐寒力强,亲和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黄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北方园艺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温室黄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刘明池(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近年,保护地的大面积发展为保证蔬菜周年供应起了很大作用,但同时也为蔬菜病虫害提供了越冬和滋生的场所,使大量病菌虫卵得以周年循环,致使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据北京市植保站调查,1992年北京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06免疫增强剂对鸡新城疫HI抗体水平的影响

中国兽医杂志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906免疫增强剂对鸡新城疫HI抗体水平的影响贺澄日滕文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00081)高瑞萍刘惠杰侯英慧张智蕾黄会岭(河北省保定市畜牧水产局)“906”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以油菜花粉为原料用特殊破壁及萃取工艺从中直接提取含有油菜素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杉上的瓢虫种类研究(鞘翅目:瓢虫科)

林业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记述了采自云南、四川铁杉上的瓢虫科昆虫,共8种,其中5种是新种:蛇形小毛瓢虫Scymnus(Scymnus)najaformisYu,云杉坪小瓢虫S.(Pullus)yunshanpingensisYu,波结毛瓢虫S.(Neopullus)sinuanodulusYuetYao,弧结毛瓢虫S.(N.)camptodromusYuetliu,截端方瓢虫PseudoscymnustruncatulusYu,2种由于单一雌性仅鉴定到属。经实验室饲养,发现波结毛瓢虫和弧结毛瓢虫捕食铁杉球蚜。

关键词: 瓢虫科,新种,铁杉球蚜,捕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皮松形成层活动周期中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枝条不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的酶谱也不同,而且每种组织中这两种酶的同工酶酶谱随形成层活动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在休眠期,形成层区域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酶带最多,这时周皮和韧皮部中酯酶同工酶酶谱在正极端出现一些酶带,这可能与抗寒有关。活动开始时形成层区域负极端出现一特异酯酶酶带,可能与形成层开始分化有关。活动期中,周皮、韧皮部和木质部中酯酶的正极端也有特异性表达的酶带,这些酶带与韧皮部和木质部的分化密切相关。一些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在形成层恢复活动时消失,到休眠期又出现,这可能与IAA(3-吲哚乙酸)水平的变化有关。

关键词: 白皮松;形成层活动周期;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