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疯牛病—牛海绵状脑病

湖北畜牧兽医 1996

摘要:疯牛病(Mad Cow Disease)为牛传染性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的俗称,是八十年代中期在英国发现的一种慢性、进行性、非炎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能是牛吃了感染有痒病的反刍动物制成的骨肉粉浓缩饲料引起。因怀疑与人的海绵状脑病(克雅二氏病[CJD])有关,在西欧乃至其他许多国家引起一遍恐慌。 BSE给英国经济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十年来,累计火化和掩埋了158 800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树缺硼表现规律及土壤速效硼适宜含量探讨

中国南方果树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果树缺硼表现规律及土壤速效硼适宜含量探讨张力田(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武昌430209)硼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它的缺乏,常导致导管、筛管等输导组织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叶绿素合成受影响;细胞分裂及分生组织发育等增殖功能难以正常进行;以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耐病的鄂棉21

农家顾问 1996

摘要:鄂棉21是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于1988年育成的棉花新品种,1994~1995年参加并通过湖北省区试,1996年3月由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鄂棉21为中熟偏早品种,生育期128天;根系发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鄂粳杂1号选育与应用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1996

摘要:鄂粳杂1号具有产量优势明显。抗病性强,米质优。易脱粒等特点。从1992年起在省内外试种。示范,一般每公顷产量7500kg左右,比对照增产10%以上。繁殖制种产量高,符合商品化生产的要求,预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至1995年累计推广种植13333.33hm2,增产稻谷1000kg,创社会效益1400万元。“八五”期间,已纳入国家“863计划”重大成果转化项目。

关键词: 两系杂交粳稻,鄂粳杂1号,选育,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阶段施用氮肥对大豆氮吸收及固氮的影响

中国油料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两种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阶段施用氮肥对大豆吸氮及固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时间对大豆氮吸收、根瘤干重及固氮,具有重要影响。仅施25kg/hm2的启动氮,两个大豆品种都获得了最高的根瘤干重和固氮率。在开花期或种于形成初期,再追施50kg/hm2氮,两个大豆品种都获得了最高的氮吸收总量和固氮总量。大豆的根瘤干重与固氮率呈线型正相关。

关键词: 大豆,氮肥,氮吸收,固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鹅瘟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湖北畜牧兽医 1996

摘要:小鹅瘟(GP)是由小鹅瘟病毒(GPV)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3~25日龄雏鹅,成年鹅感染本病无症状,但病原可经卵传给下一代,导致孵化雏鹅感染。本病在雏鹅中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达90%以上,不同品种、性别的雏鹅均易感,对养鹅业造成严重的威胁。目前,我国养鹅地区均有小鹅瘟的流行。 小鹅瘟在自然传染情况下只感染鹅,据其流行病原特征,临诊症状和剖检病变一般不难作出诊断,但确诊需借助实验室检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鸽葡萄球菌病的诊断

湖北畜牧兽医 1996

摘要:1995年武汉地区某个人饲养的美国王鸽发生以急性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病理剖检,生化鉴定及动物回归试验检查,确诊为致病性葡萄球菌引起的鸽葡萄球菌病。1 发病及临床病理诊断1.1 发病情况 该鸽主饲养王鸽多年,以笼养为主,繁殖情况一般。1995年5月初,不论是种鸽、青年鸽还是乳鸽,均突然发病死亡,发病率为50%,死亡率100%,其中死亡较多的是乳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诺氟沙星水溶液临床治疗蚕细菌性败血病试验

中国兽药杂志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诺氟沙星水溶液临床治疗蚕细菌性败血病试验熊贤涛(湖北省兽药监察所武汉,430064)吴洪丽,计成秀(湖北省农科院蚕研所武汉,430064)诺氟沙星(Norfloxacin)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对多种病原菌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历史上的农业推广工作

农业科技管理 1996

摘要:本文概述了我国古代的衣业推广工作,并提出了值得我们借鉴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我国,历史,农业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1996

摘要:取带1~2个时原基其大小约为0.37~0.49mm的甘薯茎尖,放在MS+BA0.5mg/L+NAA0.1mg/L+蔗糖4%+琼脂6.5g/L培养基上培养40d,成苗率为31.2%~100%。电镜测出试管苗的脱毒率为90%。大田试验统计表明、甘薯品种鄂薯1号、“51-93”、南薯88的茎尖脱毒苗比正常薯块苗增产9%~20.5%。比病苗增产54.1%~128.9%。

关键词: 甘薯;茎尖培养;脱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