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管理的探讨

天津科技 2023

摘要:对所在单位“十三五”以来科技成果的产出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注重顶层谋划、强化政策引导、加强团队协作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管理的具体措施,希望为同行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科技成果 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种量对3种苔草无土草皮质量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翼果苔草、白颖苔草、披针叶苔草的无土草皮生产适宜播种量,在温室条件下进行育苗盘草皮生产,研究3种苔草5个播种量(翼果苔草:3.3、6.6、10.0、13.3、16.6 g/m~2;白颖苔草:5.0、10.0、15.0、20.0、25.0 g/m~2;披针叶苔草6.0、12.0、18.0、24.0、30.0 g/m~2)对苔草无土草皮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显著影响草皮质量,随播种量提高3种苔草草皮的密度、质地、盖度、均一度均显著上升(P<0.05),但地下部生物量无显著差异。白颖苔草播种量达20.0 g/m~2,披针叶苔草达18.0 g/m~2后继续增加播种量,草皮质量除质地外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增加;翼果苔草播种量达13.3 g/m~2后继续增加播种量,草皮质量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增加。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等权或加权情况下,3种苔草均以播种量最高的处理草皮质量最好。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及草皮质量,翼果苔草适宜播种量应不低于13.3 g/m~2,白颖苔草适宜播种量应不低于20.0 g/m~2,披针叶苔草适宜播种量应不低于18.0 g/m~2。

关键词: 播种量 苔草 层次分析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果实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板栗果实中的多酚物质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为了提升板栗资源的附加值,以昌黎地区15个板栗品种为材料,利用超声波提取方法对板栗果实壳外皮、壳内膜、果仁酚类抗氧化物进行提取.结果表明,板栗果实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含量差异明显,其中石丰和杂-35板栗壳外皮总酚和总类黄酮含量显著最高,黑燕青壳内膜总酚含量最高,为61.09 mg/g(P<0.05),桐优-33果壳外皮和果仁黄烷醇含量均显著最高(P<0.05);金丰板栗壳外皮DPPH自由基清除率显著最高,分别比广西玉林和广西油栗高57.91%(P<0.05)、63.70%(P<0.05),金平、烟泉、广西油栗等13个品种壳内膜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在87.00%以上;杂-35壳外皮和内膜羟自由基清除率均显著最高(P<0.05),岱岳早丰、金平、广西油栗果仁羟自由基清除率显著最高;广西油栗壳外皮和壳内膜还原力均显著较高,烟泉和广西油栗果仁还原力均为98.51%,显著高于其他13个品种.主成分分析表明,板栗桐优-33、金丰、石丰品种壳外皮酚类抗氧化活性强,黑烟青、广西油栗、燕红为壳内膜抗氧化能力较强的品种,桐优-33、燕平、杂-35果仁抗氧化能力较强.研究发现板栗壳内膜总酚含量较高,值得深入开发加工利用.

关键词: 板栗 酚类 抗氧化力 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建立定量检测乳粉中羊源性成分的方法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3

摘要:基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建立了乳粉中羊源性成分相对定量检测方法.对羊引物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实验.通过模拟不同质量浓度羊乳粉与马乳粉混合样本,根据其ΔCt值的函数关系进行线性拟合进而绘制标准曲线,建立乳粉中羊源性成分相对定量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0.000 1 ng/μL、标准曲线方程为y=0.720 9x+5.651 9(R2=0.987 5)、回收率为96.22%~112.00%、组间变异系数≤0.79%、组内变异系数≤1.77%.

关键词: 羊乳粉 马乳粉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掺假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果粒质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果粒大小是葡萄外观和产量的重要构成因子之一,为受多基因调控的复杂数量性状,挖掘葡萄果粒大小相关性状的关键遗传调控位点和基因,将有助于葡萄产量的提高。【方法】本研究以150份葡萄品种资源为材料,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对葡萄果实单粒重、种子数目和种子质量等进行测定,并结合重测序获得的高密度基因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挖掘调控各性状的遗传位点和基因。【结果】各性状在关联群体中呈现广泛的连续变异,变异系数为39.55%—68.89%;在不同年份均服从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葡萄果实单粒重、种子数目和种子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50个与果实单粒重显著关联的SNP,在2019年检测到99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14.48%—25.59%;在2020年检测到73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16.08%—26.83%;其中24个SNP位点在两个年份均检测到,主要位于1号、5号、11号和16号染色体。相较于果实单粒重,检测到的与种子数目显著关联的SNP较少,2019年检测到1个显著性SNP,表型解释率为24.29%;2020年检测到17个显著性SNP,均位于18号染色体。两个年份检测到与种子质量显著关联的SNP分别有1个和2个,位于18号染色体,解释表型变异的23.59%—48.29%。在两年重复检测到SNP位点基因组区域内,根据基因功能注释筛选出11个可能与果实单粒重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包括乙烯信号通路基因(基因ID:VIT_05s0049g00490、VIT_05s0049g00500、VIT_05s0049g00510和VIT_16s0100g00400)、赤霉素信号途径基因(基因ID:VIT_11s0016g04630和VIT_16s0022g02310)、生长素响应蛋白基因(基因ID:VIT_11s0016g05640)和一些重要的转录因子基因(基因ID:VIT_05s0049g00460、VIT_11s0016g05660和VIT_16s0022g02330)。在18号染色体鉴定到与种子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基因ID:VIT_18s0041g01880,编码MADS-box蛋白Vvi AGL11),位于该基因上的SNP基因型变化显著影响葡萄果实种子数目和质量。【结论】结合两个年份的表型数据,共检测到150个与果实单粒重显著关联的SNP,主要定位于1号、5号、11号和16号等染色体;检测到19个与种子含量关联的SNP,主要定位于18号染色体。基于基因注释和基因型分析结果,确定了包含VIT_11s0016g04630和VIT_16s0022g02310等在内的11个候选基因可能参与调控葡萄果实单粒重,确定候选基因(基因ID:VIT_18s0041g01880)与种子含量显著相关。

关键词: 葡萄 果粒大小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下"生态券"核算方法与交易机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促进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是国土空间规划难以回避且亟需探索解决的问题。厘清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下耕地占补平衡向生态占补平衡转型的制度演进逻辑,尝试构建基于“生态券”的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机制,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开展实证。结果显示:(1)国土空间规划为核定“生态券”提供了制度基础,“生态券”交易可弥补因国土空间规划而导致的土地发展权的损失。(2)“生态券”是区域生态用地保护量在基准年和目标年的变化量,提出以县级地方政府为交易主体、由国家年度计划管理确定交易总量、采取政府确定底价和市场定价相结合的交易机制。(3)将生态用地类型确定为林地、草地、湿地与水域四类,使用区域自然条件、GDP和人口密度校正后计算的“标准林”面积核算该区域“生态券”。(4)2010—2018年,京津冀“生态券”需求量为142.02×10~4hm~2,主要为海淀、西青、津南、武清、昌黎等地;供应量为74.73×10~4hm~2,主要来自房山、赵县、兴隆、隆化、承德等地。研究结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新思路和相对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可以为国土空间规划及区域间共同富裕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生态券” 京津冀 空间治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盐城地区温室秋茬小型西瓜引种栽培试验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为满足盐城地区市场多元化的需求,丰富本地区的小果型西瓜品种,对引进的5个小型西瓜新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京美1K和京美2K生长势较强,果实发育期短,分别为39 d和37 d,且其抗病性较强,瓜皮韧性高,耐贮运性好,果实品质优,中心与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为均匀,中心在12.00%以上,边缘在11.00%以上;京彩1号、京彩3号和京彩6号属于早熟耐裂橙、黄瓤色类型品种,果形稳定,口感脆爽,较耐运输和存放.综上,5个小型西瓜品种生长势强,早熟性好,抗病性、耐贮运性佳,产量较高,适宜在盐城地区根据各品种特性进行秋茬设施栽培.

关键词: 小型西瓜 引种栽培 盐城地区 秋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技术推广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种子世界 2023

摘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随着玉米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产量的高低与质量的好坏直接关联到我国的粮食安全.而且玉米有极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多种土壤种植、生产,因此适合在全国范围内种植.目前,多地都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广泛推广并应用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技术,但是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技术实际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多个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合理解决,将对我国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造成影响.基于此,本篇文章就将针对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技术推广中所遇到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助力我国玉米生产效率提高.

关键词: 高产玉米 栽培技术推广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微粉碎处理对核桃蛋白结构及功能性质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核桃蛋白为原料,探究超微粉碎对核桃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通过对核桃蛋白进行不同频率的超微粉碎处理,得到8种不同粒径的核桃蛋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研究核桃蛋白结构,并考察超微粉碎对核桃蛋白巯基含量、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乳化性等功能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超微粉碎处理后,随着频率降低,核桃蛋白的粒径整体呈减小趋势,核桃蛋白的粒径最小达到10.65μm,比表面积最大为354.2 m2/kg。SEM结果显示经超微粉碎后的核桃蛋白颗粒更细小、更分散,比表面积更大。FTIR研究结果显示,经超微粉碎后的核桃蛋白β-折叠结构比例降低,β-转角结构比例增加。随着超微粉碎频率的减小,游离巯基含量整体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35 Hz上超微粉碎处理得到的游离巯基含量最高,为30.01μmol/g;溶解性整体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泡沫稳定性、持水性和持油性整体呈下降趋势,与原料相比,15 Hz上超微粉碎处理得到的蛋白持水性下降了59.95%,持油性下降了44.84%;起泡性和乳化稳定性整体呈增加趋势,15 Hz上超微粉碎处理得到的蛋白起泡性为原料的1.92倍,乳化稳定性为原料的1.4倍。因此,超微粉碎处理对核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性质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核桃蛋白 超微粉碎 粒径 结构 功能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产业园数字管控应用场景系统设计与实现

农业展望 2023

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生产赋能乡村振兴的推进,互联网背景下的产业园建设为新型中药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数字化转型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中药产业园种植管理粗放、质量安全缺乏有效保障等问题突出,需要依托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农业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设计开发中药产业园数字管控应用场景系统,实时采集中药材种植管理和产品流通环节信息,实现整个园区系统监测、系统管理和系统服务.在中药产业园区个性化定制数字化管控服务,应用大数据分析、数字建模、农业机器人等技术双倍实现对中药材生长、病害、水肥等环节的生产指导,可以从宏观角度到微观细节实时监测及数据采集,为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中药材产业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数字支撑.

关键词: 数字中药 物联网 生产管理 区块链溯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