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谷氨酰胺在小麦花药培养中的作用之探讨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 2001
摘要:以C17为基本培养基,研究分析了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对小麦花药愈伤诱导的影响效应。三年来多个基因型的试验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中添加谷氨酰胺对小麦花药愈伤诱导没有促进效应,这可能是和添加的谷氨酰胺与培养基中的亮氨酸在进入三羧酸循环时产生竞争抑制有关。


农达与乙阿合剂桶混防除免耕玉米田杂草试验报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 2001
摘要:对农达和乙阿合剂单用及桶混在免耕玉米田的除草效果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免耕玉米田单用乙阿合剂 ,不能很好防除已出土杂草 .农达与乙阿合剂混用 ,由于农达对已出土杂草的触杀作用及乙阿合剂对未出土杂草的封闭作用 ,使免耕玉米田杂草得以很好控制 .施用农达 4 1 %水剂 2 2 50 m L/hm2 混用乙阿合剂4 0 %悬乳剂 2 2 50 m L /hm2 对供试玉米田杂草株数及鲜重防效可达 90 .3%和 96.6% ,与两药剂单用比较除草增产作用显著 .


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棉花根围和根内分离到 17个供试菌株在平板对峙培养中 ,都能极显著抑制VerticilliumdahliaeKleb(简称Vd)的生长 ,其中 15株的抑菌率大于 6 5 % ,最高达 89.6 %。这些菌株的培养滤液也对Vd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供试细菌的防病及棉花出苗安全性所作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13个菌株对棉花出苗表现安全 ;10个菌株防治棉花黄萎病效果极显著 ,其中 4株 (ICB 18、NCD 2、CS 2 5和CS 2 7)的防治效果达 72 .3%~ 81.4 % ;3株 (C 94、C 2 8和NCD 2 5 )的防治效果达 5 5 .7%~ 6 1.9% ,而且这 7株对棉花出苗都安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在这 7个菌株中 ,菌株NCD 2能够极显著地防治棉花黄萎病 ,防治效果为 78.1% ;另外 4株 (ICB 18、CS 2 5、C 94和C 2 8)能显著降低黄萎病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达 37.1%~ 4 7.3%。
42.9%MUSTANGSE在冬小麦田除草效果试验
《农药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42 .9%MustangSE对小麦田常见杂草播娘蒿、荠菜和麦瓶草有较好防除效果 ,其适宜剂量为 2 6 .6 7~ 40ml/ 6 6 7m2 ,该剂量下 45天鲜重防除效果达 99%。


冠毒素和茉莉酸甲酯对诱导小麦、黑麦和高羊茅草颖花开放的效应
《中国农业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茉莉酸类化合物(JAs)是一类新型植物激素,在植物中广泛存在。JAs是重要的信号传递物质,在对环境各种胁迫的反应中可调节植物防卫基因的表达。最近曾晓春和周燮发现JAs中的重要一员茉莉酸甲酯(MeJA)可诱导水稻颖花的开放。冠毒素是植物病原菌假单胞菌产生的一种致病毒素,国外的许多研究证实它是JAs的环戊烷结构类似物,在一些方面可以模拟JAs的功能。通过对MeJA和冠毒素是否具有诱导小麦和其它植物颖花开放的作用,诱导效果如何等的探讨结果表明,4mmol/L的MeJA和1.1~4.4μmol/L的冠毒素对小麦的颖花开放有明显的诱导效果,MeJA和冠毒素对颖花开放的诱导作用在植物品种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小麦 黑麦 高羊茅草 茉莉酸甲酯 冠毒素 颖花 植物激素


实施《种子法》应坚持的几个原则(续)
《河北农业科技 》 2001
摘要:3 必须坚持质量的原则 以质量求生存,是种子开发经营部门的生命。为确保种子质量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3.1 加强制繁种基地的建立和管理,从源头上抓好种子质量。 3.2 抓好种子加工,规范种子包装。 3.3 整顿机构,依法经营。凡不具备与经营种子种类和数量相适应的资金及相应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不能再从事种子经营活动。 3.4 建立档案搞好售后服务。要对种子的田间生产、来源加工、储藏、运输和质量检验各个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