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抗蚜威对大白菜苗期蚜虫的防效及残留特性研究
《新疆农垦科技 》 1994
摘要:室内和田间的试验与测定,表明抗蚜威是一种防效好,持效期较长,降解快,残留量低的农药。在大白菜上的半衰期约为1.8天.用推荐剂量和高剂量施药,7天后在大白菜中的残留量均低于1mg/kg的残留标准。
关键词: 抗蚜威,大白菜,蚜虫,防效,残留量


植物病毒抑制剂4号对CMV的防治效果
《新疆农垦科技 》 1994
摘要:植物病毒抑制剂4号对辣椒上的CMV防治效果为40%,产量增加17.6%以上,株高增加34.98%,茎粗增加13.85%,鲜重增加57.62%,干重增加53.31%,总叶绿素增加10.99%,过氧化氨酶活性提高10.42%,可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
关键词: 植物病毒抑制剂4号,防病,增产


新疆旱地农业的开发对策
《新疆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抓土肥水,合理开发利用旱地自然资源,按比例综合发展农林牧业,增加物质和能量投入,实行草四轮作,发展果林业,逐步向集约经营过渡,不断提高降水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是发展新疆旱地农业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旱地农业,开发,对策


新疆甜瓜、西瓜原生质体融合及融合愈伤的获得
《新疆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分别用碘乙酸脂(IOA)与若丹明染料(R6G)处理纯化的新疆甜瓜(CucumismeloL.)和西瓜(Citrullusvulgaric)无菌苗子叶叶肉原生质体,PEG介导,高Ca2+-pH条件下融合,得到了远缘属间体细胞杂种,用含P5培养基的琼脂糖珠包理杂种细胞并培养,获得了融合愈伤。


和田河流域吨粮田土壤监测及培肥地力的措施
《新疆农业科技 》 1994
摘要:和田河流域吨粮田土壤监测及培肥地力的措施新疆农科院土肥所何雄新疆和田地区农业科技开发中心张九思,温晓勤新疆和田地区农业处阿依夏木一、吨粮田的土壤监测情况:吨粮田是和田地区“453157”工程的重要内容,是贯彻“科技兴农”充分挖掘流域光、热、水、土资源...


用关联度分析法评估焉耆盆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新疆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焉耆盆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因素是灌区地下水蒸发量,其次是灌区引水量。
关键词: 关联度,土壤次生盐渍化,影响因素


稳定长绒棉比价,保证其发展
《新疆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稳定长绒棉比价,保证其发展卢修畅(新疆农科院经作所,乌鲁木齐,830000)新疆自1953年试种长绒棉成功以来,至今已40年。40年来,由于新疆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及各有关单位的努力,新疆已建设成为我国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自1961年以来,新疆共调...


北疆地区复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通报 》 1994
摘要:北疆地区复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季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北疆地区乌伊公路沿线,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发展夏播大豆,但因产量低、效益不高原因,发展缓慢。为探索北疆地区夏播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我们于1991年在农8师143团3营18连进行了复播大豆...


优质蛋白玉米新品种新玉7号
《新疆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新玉7号是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中晚熟品种(原名中南3号),1993年9月23日,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新玉7号。1 选育经过 新玉7号的母本B73(ZPL733)引自南斯拉夫,父本202-1/0_2是由自交系202-1回交转育而成,1979年配制组合,1980年鉴定选出。1982、1983和1989年在安宁渠试验场


棉花抗枯、黄萎病种质资源的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1993年在乌鲁木齐、石河子地区对138份棉花品种进行全生育期抗黄萎病和苗期抗枯萎病鉴定,结果高抗黄萎病的品种9个,占6.52%;中抗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品种分别为9个和1个,占巴52%和0.72%;耐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品种为12个和1个,占8.70%和0.72%。从而为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种质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