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品种推广价在水稻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作物杂志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提出其计算简易,结论明了,融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双重信息的“品种推广价”概念。能够定量的直接评价品种的推广价值,是作物品种区试最终评价品种推广利用价值的有效的量化指标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云金杆菌UV-17新细菌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第2报 苏云金杆菌UV-17制剂与Bt乳剂防治玉米螟药效比较试验
《生物技术 》 1993
摘要:本文报告了苏云金杆菌UV-17新细菌杀虫剂与Bt乳剂防治玉米螟效果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UV-17防效高于Bt乳剂,数理统计,差异显著、极显著(P<0.05、0.01)。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UV-17 Bt礼剂 玉米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扁秆藨草种群疯长的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通过试验及简捷的计算,求得扁秆簏草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从而进一步判断扁秆麓草“疯长”的关键时刻,为有效地控制此种恶性杂草的危害提出了可行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敏核不育水稻在寒冷稻作区的育性转换特性及开花习性
《中国水稻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的发现与深入研究给杂交粳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途径,但易受气候条件影响的特点又制约了其应用的范围。因此,为了采用相应的育种手段在寒冷稻作区利用这种资源,尚需进一步弄清其在本生态区的表现特点。本文的目的是通过观察31116S等代表性的粳型PGMR的育性转换特性和开花习性,为有效地将其应用于寒地杂交粳稻的选育提供参考资料。1 材料与方法1989年自辽宁、武汉等地引入31116S、N5047S、6085S、6283S等4份有代表性的粳型PGMR,并经海南自交繁殖,1990年在吉林省农科院水稻试验田(43°31′N)分期播种(表1)。并以31116S为试材,每隔3~4d播种一批(图1),4叶1心时移栽大田,株行距13.3cm×30cm,3行区,每行20株。以31116S、N5047S、6085S、6283S为材料,设置13.0、13.5、14.0、14.5、15.0h 5种不同光照时间处理。具体做法是每处理用塑料槽种30株,株行距10cm×20cm,同一光长处理的不同材料种植于同一槽内,用3层黑布遮光严密。以上各不同处理在抽穗期用I_2-KI染色观察20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畸形穗发生条件的初步研究
《玉米科学 》 1993
摘要:近年来,玉米畸形穗在吉林省时有发生,有的造成严重减产。玉米畸形穗的发生在年际间差异很大,一般认为主要是7月下旬低温或雨后低温造成的。为了摸清畸形穗的发生条件,为预报预防畸形穗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畸形穗调查,并利用自制装置进行了模拟降温试验,还分析了多年气象资料,初步完成畸形穗预测方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及其市场化途径
《农业科技管理 》 1993
摘要:我国农业一直受经济二元结构的困扰,工农业产品剪刀差越来越大,城乡人民生活收入水平相差很多,粮食生产高产低效,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包袱不断加重等,迫使农业只能维持低效益高承载下的简单再生产,确立"三高"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三高"农业的丰富内涵,渗透着农业市场化的客观要求,高产优质高效其实属于技术、市场和管理问题都与市场直接相关和存在千丝万屡的联系;要使农业进入市场,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整农业结构,建立和培育市场体系,优化农业全程服务,为农业市场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农业市场化 农业结构调整 市场培育 解放思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掖单号玉米最佳密度及施肥量的探讨
《玉米科学 》 1993
摘要:为了充分发挥掖单号玉米品种的群体增产潜力,提高玉米生产的综合效益。我们于1991、1992连续两年在公主岭四棵树乡进行了掖单号玉米不同密度及施肥量试验,目的是探索掖单号玉米的最佳密度及施肥量,为丰产栽培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野生大豆(G.soja)脂肪含量的多样性及地理分布
《大豆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原产中国各地5147份野生大豆种子的脂肪含量分析结果,发现:1.脂肪含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04~(***))。2.4162份野生型(百粒重≤2.5g)脂肪含量为9.23%,542份半野生Ⅰ型(百粒重2.51—5g)为13.01%,443份半野生Ⅱ型(百粒重>5g)为15.23%。3.野生型脂肪含量与原产地经度(°E)呈显著负相关(r=-0.8862~(**)),与原产地纬度呈单峰曲线关系,高峰区出现在38°N。4.野生型脂肪含量最高区出现在中国西北高原区(38—39°N,104—109°E),其次为西南的西藏和云南高原区。低区出现在东北地区和29°N以南地区。5.半野生型大豆脂肪含量与纬度间呈双峰曲线关系,双峰间的低谷与野生型的高峰区接近。6.讨论了野生大豆脂肪含量与Soja亚属大豆的进化、起源地之间的可能联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