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治理保护被淹草原的调查
《草业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以松嫩草原4个(市)县的典型事例为依据,阐述了被淹草原的范围、程度及特点;涝灾对草原的危害,突出表现在植被衰退、演变,生产力下降;草原土壤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盐碱斑扩大;放牧地减少;牲畜病害加重;经济损失严重。为了保护治理被淹草原,作者提出了认真贯彻“草原法”,合理利用、培肥改良草地,浅翻深松补播,检修补增草原设施,停止放牧休闲以及加强领导,统一规划等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属种间超氧物歧化酶谱型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超氧物歧化酶(SOD)能催化超氧物阴离子自由基发生歧化作用而生成分子氧和过氧化氢,从而能防御活性氧对机体的伤害和衰老作用。Asada曾用SOD研究微生物的进化。我们发现Glycine属种间SOD谱型的差别,可供Glycine分类参考。林凤起等把SOD酶谱用于苹果种间分类研究,并绘制了苹果属9个种的亲缘关系图。本文分析Oryza属15个种的SOD谱型,发现酶谱型与染色体组型间有密切关系,栽培稻与野生稻的SOD谱型也有一定规律。可供Oryza分类,进化研究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密型玉米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转运分配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耐密型玉米的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转运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玉米光合速率在耐密型和普通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8~16时,光合作用强度较高,光合速率在50~70mgCO_2/dm~2·h,有午睡现象。在12~14时,叶质重增加明显,光合速率与叶质重呈正相关。穗位叶的光合物质,有80%输送给其它组织器官,其中果穗占50%~60%。掖单13比对照丹玉13平均增产18%。耐密型玉米能耐密植,增加了单位面积株穗数,从而获得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根形及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
《中国甜菜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用4个甜菜品系完全双列杂交对根形及经济性状进行了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除含糖率外,其它5个性状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根产量的显性方差远远大于加性方差,含糖率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也起重要作用,其显性方向指向增效。产糖量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同样重要。根体最大周长(C)、C/L均以显性效应为主;根体长(L)以加性效应为主,其中,显性效应起增值作用。经济性状平均杂种优势为,产糖量>根产量>含糖率,根形性状的平均优势较小。本文还对根形、经济性状间的相关作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林蛙(哈士蟆)的回捕和蛙油剥取方法
《中国农学通报 》 1993
摘要:中国林蛙又名哈士蟆,哈士蟆除了在夏季营陆地生活很难捕捉以外,春、秋、冬三季均可回捕。但为了保护资源,春季哈士蟆繁殖季节,一般禁止回捕,为此,主要回捕时间在秋季和冬季。 1 利用哈士蟆生活周期内各异的生活习性,采取不同的回捕方法 1.1 根据哈士蟆秋季下山迁移规律,设置塑料布栅子回捕吉林省东部地区,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因气温下降,迫使哈士蟆自山上向下移动,准备入河冬眠。大规模迁移下山。一般在降温的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Ⅰ.秆高、穗长等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利用P_1、P_2、F_1、F_2、B_1和B_2 6个世代群体的资料,估算了秆高等4个性状的a、d、aa、ad和dd 各类基围效应。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加性和显性效应都很重要;穗长和穗柄长的加性效应比率大于显性效应;株高和秆高两个性状的显性交效应较加性效应重要,在某些组合中上位效应也是不可忽略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风沙土栽培甘草基础代谢物质及其对生长发育作用的研究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1993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年生、不同生育期、不同实验处理风沙土栽培甘草根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总无机离子含量,探讨了基础代谢物质的积累动态及其与甘草生长发育的相关性,从而确定了栽培甘草的最佳采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