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兴办科技实体走科技产业化之路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 1995
摘要:兴办科技实体走科技产业化之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赵协桂,吴科技体制改革以来,我院积极探索改革的道路,根据国家“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原则,明确提出了“以科研为中心、开发为重点、市场为导向、效益为目标”的改革指导思想,并在全院实行“一院两制”(事业型和企业...


提高土鸡产量的几个办法
《农家顾问 》 1995
摘要:我国约有80多个地方品种鸡。它们是我国农村养鸡业的主力军。但许多农户养的鸡不是纯正的地方品种,而是杂鸡,是自繁自养的近亲鸡,俗称“土鸡”。这些土鸡生产性能普遍不高。我国引进的外来良种蛋鸡年产蛋260~280个,重重在55克以上,年产蛋15千克左右;我国地方品种蛋鸡年产蛋2千克左右;土鸡则产蛋量更少,蛋(?)小。由此可见,外来良种蛋鸡的年产蛋量要比我国地方品种高1倍,比土鸡则高得更多。因此,蛋鸡专业户在规模养殖(300只以上)的条件下,要取得较好效益就必须饲养外来良种蛋鸡,实行笼养,并配合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


水稻硅、锌、锰配施效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1995
摘要:七十年代以来,我们对水稻锌肥应用及其有效施用条件有过较多的研究,对水稻硅肥肥效也做过一些试验。国内外这类研究较多,但综合研究硅、锌、锰对水稻生长及元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则报道较少。而植物体内各营养元素之间有一定平衡关系,常相互影响,由于营养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往往改变了单一营养元素的吸收水平。元素交互作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多元素的交互作用,各国学者都在探索。Park等指出水稻土管理中保持多元素平衡是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1991~1993年我们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关于我省小麦生产两个问题的探讨
《湖北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关于我省小麦生产两个问题的探讨敖立万(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武汉430064)小麦在我省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几年,都在讲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其结果总不尽人意。对此,仅就生产上的两个问题谈谈管见。1单产的徘徊是影响总产提高的主导因素1....


加强长江中下游冬小麦中后期管理的意见
《农村经济与科技 》 1995
摘要:(一)长江中下游常年种植小麦近一亿亩,是我国小麦主要商品粮基地。小麦从播种到拔苗阶段主要是以营养生长搭好丰产架子为主,这期间小麦的生物学产量干物质积累只占小麦一生的20%左右;从拔苗到抽穗阶段是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齐头并进;从扬花到成熟阶段则以生殖生长籽粒形成为主,这期间需要完成小麦的生物学产量干物质积累80%左右。由于本地区春后雨水多,草害病害重,各种灾害频繁,所以小


柑桔周期性冻害问题的探讨
《中国柑桔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柑桔周期性冻害问题的探讨张力田(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武昌130209)笔者白1951年春引入温州蜜柑在湖北试种后。当即开始冻害发生规律的探讨,发现湖北柑桔大冻多出现于太阳黑子以周期低值年。1973年笔者预报1976年前后,将有一次较大冻害发生[1]“。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