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798条记录
磷波磷肥在京郊小麦作物上的肥效及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简报)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磷波磷肥料是由硫磷铝锶矿石在800~900℃高温下煅烧,,再经加工处理制成含有磷素为主和多种微量元素的一种新型肥料。硫磷铝锶矿石是一种以含磷为主的多元素的矿物集合体。含磷量(P_2O_5)17%~22%,分布于我国四川省境内的西北部,总储量约一亿吨左右。该矿石溶于碱不溶于酸,用常规方法加工制成肥料,成本昂贵投资较大。以往常做为废料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必需微量元素及其生理功能

作物杂志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作物必需微量元素及其生理功能王富芳,李路,刘尚义,高质,汪定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100081)三高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微量元素肥料的生产和应用,指导农民科学地使用微肥已成为农业科技人员的一项新任务。一、植物体内微量元素的特点1.数量小而功能作用大。一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冬灾害在小麦减产中的作用与防御

中国农业气象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早冬这一气象灾害,以往虽在冻害成因中提到,但并没有作为单独的一种灾害进行研究。其实在北京地区近三十多年的小麦成灾减产纪录中,较之其他气象灾害,这一灾害所起的作用最大。因此对早冬灾害的研究,应该列入气象灾害研究的议事日程。本文从小麦产量场的主分量分析着手 ̄[1],通过前4个主分量时间序列对照分析的结果,对入冬期出现在11月16日以前的早冬灾害在小麦产量成灾减产中的作用、早冬灾害的危害机理和防御措施提出一些初步看法,期望以后在深入研究的同时,有效地实现减灾的目的。

关键词: 早冬灾害,主分量分析,成灾机理,小麦产量,防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新农药防治试验

中国蔬菜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新农药防治试验黄仲生,杨玉茹,朱晓丹孙福在,何礼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研究所100081)(中国农科院植保研究所)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seudomonaslachrymant),在保护地黄瓜上,发生越来越严重,轻者减产10%~2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意蜂三个品系间的基因差异

昆虫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用聚丙烯酸胺凝胶等电聚焦(IEF)电泳对意蜂(Apismellifera ligustica)三个品系(浙农大A系,湖北意峰和引进的原意蜂)的成年工蜂进行了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的测定。它们的MDH图谱均有三个区带(MDHI、MDHⅡ和MDHⅢ),其中MDHⅡ是由三个等位基因(a、b、c)编码的,应有六种基因型(a/a、b/b、c/c、a/b、b/c和a/c),但本实验室测定的360余头个体中,均未出现b/b型.浙农大A系出现了除b/b型以外的其它五种基因型,而其它两个品系都仅出现了c/c,a/c和b/c等三种基因型。对结果进行独立性检验,浙农大A系的MDHⅡ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以及杂合度等与其它两个品系均有很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它与这两个品系已有了相当程度的遗传分化,因此,这个结果可以为浙农大A系的建立提供一个遗传和生化的依据。

关键词: 意蜂;苹果酸脱氢酶;等位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花叶病毒病研究之二——感病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植物病理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不同时期感染甜菜花叶病毒(BtMV)的叶片,进行病理变化系列观察。早期侵染(7天前)的细胞质、细胞器均无变化,随着症状发展,风轮状内含体、束状内含体、细胞核卫星体,细胞质泡囊化旁类似病毒的束状结构,20天达到了高峰,风轮状及束状内含体一直持续两个月还存在。田间样品也观察到了典型的风轮状及束状内含体。细胞核卫星体出现很少。侵染后期,细胞质减少,叶绿体比相应健株提前出现淀粉粒,噬锇颗粒等,基粒片层也提前消解,表现细胞提前衰老的特征。此外细胞内还有许多健株没有的泡状结构。一种为旁壁体,可能与细胞壁加厚有关;一种为多重泡体的叠加,可能是液泡的吞噬作用加强与外源物质(BtMV)侵入有关;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过氧化物酶体或线粒体在病毒诱导下泡囊化,其作用不清楚。

关键词: 甜菜花叶病毒病 超微结构 电镜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得益可湿粉和灭霉威粉尘防治灰霉病效果好

蔬菜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得益可湿粉和灭霉威粉尘防治灰霉病效果好黄仲生,杨玉茹,朱晓丹(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番茄灰霉病是番茄最主要的病害,近年来为害越来越严重。为此,作者进行了新农药防治试验,50%得益可湿粉和5%灭霉威粉尘防治番茄灰霉病效果好,现小结如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二个金针菇品种对比试验

食用菌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我们于1991~1993年,对引进的12个金针菇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品种 ①三明1号;②杂交19号(引自三明市食品工业所);③常山金针菇(引自常山县微生物总厂);④V9(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⑤SFV9(引自中国农科院土肥所);⑥FV17(引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⑦8815;⑧8817(引自中国农科院植保所);⑨088(引自河北省微生物所);⑩8809;(11)99号(同②);(12)FV29(同⑥)。在这12个品种中,①~⑧子实体为黄色,⑨~(12)子实体为纯白色。 (二)试验方法 采用熟料栽培。配方(%)为:棉子壳50,锯末36,麸皮10,过磷酸钙0.5,尿素0.2,石膏1.3,石灰1,蔗糖1,料含水量60。试验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品比试验于1991年10月24日和25日拌料,料水比1:1.2~1.3。采用33×17cm聚丙烯袋,装料高14cm,高压灭菌2小时。冷却后接入各供试品种的原种,于26℃左右下培养。各品种栽培袋设3次重复,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辣椒病虫害为害症状及常用农药简介(上)

蔬菜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甜、辣椒病虫害为害症状及常用农药简介(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黄仲生1.甜、辣椒病毒病为害症状:表现较多,常见的有:花叶形、坏死形、黄化形、畸形。花叶形:轻的叶脉轻微褪绿或产生浓淡绿相间的花叶;重的产生褪绿斑驳、叶面凹凸不平,叶脉皱缩畸形,植株矮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毒苍山大蒜原种选繁技术的研究

山东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脱毒苍山大蒜蒲棵、糙蒜、高脚子三个品种为试材。经网室种植试验,确立了脱毒蒜网室系谱选优及优系快繁技术。经田间种植试验,确立了原种后代的选繁技术和繁育程序。制订了脱毒蒜原原种、原种、良种的生产繁育体系,并已在苍山蒜区基地试用。

关键词: 苍山大蒜;脱毒原种;系谱选育;繁育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