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乙草胺和嗪草酮水基性制剂的研制及其应用
《华北农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改变传统的将乙嗪合剂加工成乳油或可湿性粉剂的惯例,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水基性除草剂———28 % 乙嗪悬乳剂。温室盆栽试验表明,乙草胺与嗪草酮混用对防除某些杂草有互补作用。采用孙云沛法测定表明,两者混用对牛筋草和苘麻有增效作用,对马唐和反枝苋有相加作用。对杂草马唐、藜和反枝苋使用后测定,28 % 乙嗪悬乳剂对玉米、大豆、花生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2-57 ,2-28 和2-14 ,2-17 。经1996 ~1998 年田间试验表明,除沙性土壤外,28 % 乙嗪悬乳剂可以在大豆、玉米、花生地作为土壤处理型除草剂安全使用,适宜的剂量为2250 ~3000 g/hm2 ,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的防效在多雨年份可达94-2 % ~99-0 % ,干旱年份可达81-2% ~84-5 % 。并对28% 乙嗪悬乳剂的关键加工技术,物化性能和安全使用技术作了论述。
关键词: 乙草胺 嗪草酮 水基性制剂 农药制剂加工 除草剂混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籽业败育与细胞保护酶类活性变化关系的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典型的果穗顶端粒籽败育类型杂交种子为材料,对果穗中部及上部籽粒在发育早期超氧化物酸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中部正常发育的籽粒相比,顶部败育籽粒POD活性较高而SOD,CAT活性较低,进一步分析籽粒丙二醛(MDA)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可知,败育籽粒在发育早期生物膜结构被破坏.这种膜质破坏可能与其较高的乙烯释放量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姬鼠与大林姬鼠的同工酶差异(英文)
《兽类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中华姬鼠(Apodemusdraco)和大林姬鼠(Apodemuspeninsulae)是形态学上十分相似的两种鼠类。为了对两种姬鼠的分类提供生物化学方面的依据,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方法比较和分析了两种姬鼠的LDH同工酶、EST同工酶和SOD同工酶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姬鼠的LDH同工酶酶谱基本相似,而EST同工酶和SOD同工酶酶谱则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根据EST同工酶A2带的有无和SOD同工酶主带等电点的差别,能将两种姬鼠很容易区分开来。
关键词: 中华姬鼠;大林姬鼠;LDH同工酶;EST同工酶;SOD同工酶;生化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籽粒败育与细胞保护酶类活性变化关系的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典型的果穗顶端籽粒败育类型杂交种为材料,对果稳中部及上部籽粒在发育早期超氧化物酸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中部正常发育的籽粒相比,顶部败育籽粒POD活性较高而SOD,CAT活性较低。进一步分析籽粒丙二醛(MDA)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可知,败育籽粒在发育早期生物膜结构被破坏。这种膜质破坏可能与其较高的乙烯释放量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