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凹唇壁蜂为果树授粉效果的研究
《中国养蜂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凹唇壁蜂属蜜蜂总科、切叶蜂科、壁蜂属,是耐低温、授粉效果较好的优势蜂种。在北京地区果园试验表明,利用凹唇壁蜂授粉后,苹果、梨、杏等的质量和产量都明显提高,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是我国北方果园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研究
《蔬菜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黄瓜霜霉病的防治研究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黄仲生,杨玉茹,朱晓丹黄瓜霜霉病流行电算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模拟的最高流行速率高达0.7以上,这比已报道真菌病害中最高流行速率还高1/6。因此,在防治策略上优先考虑控制流行速率,并明确黄瓜霜霉病的发...


冬小麦新品种京核一号的选育
《华北农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京核一号冬小麦品种是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通过阶梯杂文选育的新品种,具有抗旱、抗寒、抗病、高产、稳产、白粒优质、千粒重高等优点。体现了太谷核不育小麦能集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作用的理论。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小麦,选育,京核一号


普通小麦多小穗与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关系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CIMMYT选育的普通小麦(T.aestivumL.)高代品系多小穗(结实小穗为29—33个)及普通(结实小穗为22—29个)品系93个材料,分析了产量因子和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除高分子量(HMW)谷蛋白亚基组成与SDS沉淀值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外,结实小穗与SDS沉淀值及HWM谷蛋白亚基组成、千粒重与SDS沉淀值及HMW谷蛋白亚基组成之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即产量因子与加工品质之间无紧密联系;HMW谷蛋白亚基与多小穗性状的效应分析表明,控制HMW谷蛋白亚基基因与多小穗基因之间无紧密连锁关系;实际育种中重视产量性状选育,相对忽视品质性状选育是多小穗品系中正效应亚基频率下降,负效应亚基频率上升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 普通小麦,多小穗,高分子量谷蛋白


VA真菌耐高磷营养菌株筛选
《华北农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在耐高磷营养的VA真菌初筛试验的基础上,对两株采自不同地区的摩西球囊霉(G.mosseae)菌株,在不同施磷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研究VA真菌对高磷营养的耐性,从中选出一株耐高磷菌株。
关键词: VA菌根,高磷营养,菌株筛选


花期喷盐水结合蜜蜂授粉克服大白菜自交不亲和性试验
《华北农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大白菜花期喷NaCl溶液,结合蜜蜂授粉克服自交不亲和性的试验结果表明,喷3%NaCl溶液效果最佳;于上午9:30喷结籽最多;每天早晨喷3%NaCl后在不同时间进行人工授粉均可结籽;NaCl处理株的花粉授粉效果好于未处理株,用于授粉的蜜蜂在使用前需隔离4天,以使身上的花粉失活。NaCl处理后的柱头乳突细胞胼胝质含量的变化与亲和性变化有相同趋势。


番茄灰霉病药剂防治试验
《蔬菜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番茄灰霉病药剂防治试验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黄仲生,杨玉茹,朱晓丹保护地番茄灰霉病,近年来为害越来越严重,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以上。过去,用50%速克灵可湿粉沾花和防治,开始效果好,但多年使用后,产生了抗药性,效果差了,因...


温度对白菜黑腐病侵染与发病影响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白菜接种黑腐病后,置15、20、25、30℃的光照培养箱中保湿48h。11天后移在室温下,病菌均可以完成侵染。病害的进程随着环境温度的提高而表现出正相关。在上述温度梯度下,大白菜黑腐病病情指数达到50的天数,分别为35、32、27、8天。使其致死的时间分别为41、35、32、32天。因此,鉴定时提高环境的温度,有利缩短发病的时间,若接种的温度控制在25℃或30℃,则接种后的第11或第8天即可进行病情调查。
关键词: 大白菜,黑腐病,温度,侵染与发生


草莓人工种子培育的研究
《果树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以草莓宝交早生、丰香、春香为试材,以MS+6—BA2mg·1~(-1)+IAA0.1mg·1~(-1)的培养基组合最有利于侧芽的形成。以MS+6—BA1mg·1~(-1)+IAA0.1mg·1+2,4—D1mg·1~(-1),用试管苗片及未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可形成较高的诱导率。以此可作为诱导胚状体的第一步工作。人工胚乳配方试验以不定芽作为包埋体,经5种胚乳配方对比,以1/2MS+6—BA0.5mg·1~(-1)+IAA0.5mg·1~(-1)组合,萌发率最高,萌发后可维持20d左右的营养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