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温室西葫芦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西葫芦是山西省日光温室瓜类蔬菜的主栽品种。绿色无公害西葫芦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关键技术。1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西葫芦病害的发生都有其病源(或虫源)。根据病源的不同,病害可分为2类:一类是由不良环境引起的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MMI模型分析谷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河北农业科学 》 2010
摘要:利用AMM I模型及双标图,对2007年西北春谷区谷子早熟及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各品种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探讨,并对参试品种的稳定性和试验地点的判别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g7(02-567)、g8(06-218)、G1(太选3号)和G3(长农38号)属高产稳产型品种;宁夏西吉县种子公司(e3)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作物研究所(e4)对早熟谷子品种判别力较强,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E3)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E6)对中晚熟谷子品种判别力较强,这些地点是鉴定谷子品种稳定性比较理想的地方。
关键词: AMMI模型 谷子 区域试验 基因型 环境 互作效应 稳定性 判别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新品种长生07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 2010
摘要:以谷子新品种长生07为试材,研究了肥力水平、播种时期、留苗密度对谷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作底肥可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该品种施有机肥1 500 kg/hm2+化肥675 kg/hm2做底肥时产量最高(7 185 kg/hm2),且小米品质等级最好;最佳播期为5月中旬。不同类型地块达到较高产量的留苗密度不同,其中,瘠薄地种植时要保证密度,留苗数在45.0万株/hm2左右;肥旱地种植时可适当稀植,留苗数在37.5万株/hm2左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向日葵新品种晋葵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2010
摘要:山西省是我国向日葵的主产区之一,据2005年统计,全国总种植面积约为112万hm2,山西省位列第二,约18万hm2,仅次于内蒙产区,而我省单产却只有883kg/hm2,远落后于新疆产区的2268kg/hm2、内蒙的1948kg/hm2和黑龙江的1402kg/hm2,以至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农业技术传播的多因素分析
《农业网络信息 》 2010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农业技术被农民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如何提高农业技术的转移速度和农业技术的使用效率,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农业技术传播的多方面因素,使农业技术服务农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巨大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环境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为了探明干旱地区玉米抗旱播种的有效方法,进行了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环境和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探墒播种条件下,2~7cm土层土壤容重较旋耕增加了4.31%,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旋耕较免耕探墒提高了地温,但免耕探墒条件下0~20cm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少耕处理的产量最低,为6555.38kg/hm2,免耕探墒播种的产量为6591.82kg/hm2,较旋耕降低553.36kg/hm2,减产效果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免耕探墒播种是旱地农业生产中有效的抗旱播种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