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害虫的生物型及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西北农业学报 》 1993
摘要:鉴定结果表明,亚洲稻区害虫的生物型,褐飞虱有5种;白背飞虱有2种;黑尾叶蝉有3种;稻瘿蚊至少有4种。抗性遗传定位分析结果,抗褐飞虱的8ph_1和Bph_2定位于第11染色体上,并紧密连锁;位于第7染色体上的Bpb_3和bph_4紧密连锁。用抗白背飞虱品种与不抗虫品种杂交结果,发现所有供试品种的抗性基因与Wbph_1非等位且独立。抗黑尾叶蝉各供试品种的抗性基因Glh_1、Glh_2、Glh_3、Gih_4、Glh_5、Glh_6、Glh_7相互独立遗传,仅Plh_8品种有2个抗性基因。在自然接种条件下研究了5个抗稻瘿蚊品种的遗传,发现它们都具有单一抗性基因。


把吐絮快而集中作为新疆棉花育种的一项重要指标
《新疆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种植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是棉花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目前新疆还没有一个既高产又优质的棉花品种,原因是高产与优质是一对链锁遗传的相关性状。如何打破这种链锁遗传,使产量与品质同步提高,是目前棉花育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疆棉花生产今后能否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


新疆小麦品质改良及优质小麦生产问题
《新疆农业科技 》 1993
摘要:小麦品质改良是指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两方面的内容,前者是指蛋白质含量,后者是指籽粒磨粉和食品加工性能。我国30多年来,培育出许多品种,农艺性状得到明显的改进。但品质分析表明,在产量提高的同时,品质下降了,因此,小麦品质改良问题在我国就显得尤为突出,而且任务也艰巨。从小麦品种改良发展历史来看,世界发达国家都经历了由重产量到产量品质并重,进而发展到适合不同食品加工性能的专用优质小麦。如日本专用小麦有60多种,英国70多种,美国高达100多种。相比之下,我国无论在专用小麦育种起始时间上,还是品种类型上以及品质上与国外差距很大,并且


以塑料管作中子测水仪测量套管的试验研究
《核农学通报 》 1993
摘要:用聚氯乙烯塑料套管替代铝质套管,在灌溉灰漠土上用中子测水仪进行室外测量,取得满意结果。两者测量精度相同,只是塑料套管的测量读数下降一个恒定的比值。采用塑料套管更为经济,且容易买到。


南疆地区冬小麦生产用种的选择
《新疆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南疆冬麦区包括阿克苏、克孜勒苏、喀什、和田4个地州,其冬麦播种面积占全疆冬麦总播面积50%以上。总结以往南疆冬小麦生产用种的演变情况,寻求冬小麦生产用种选择的依据或指标,及时正确选用更替品种,对于促进南疆冬小麦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南疆冬小麦生产用种演变简况 建国初期,南疆冬麦区全部种植地方品种,主要有阿克苏库兹干(白冬麦)、克孜尔库孜干(红冬麦)、那瓦提然,安集延冬麦与黑冬麦,它们均属中熟或中晚熟品种,强冬性,耐寒、耐旱,耐盐碱,不耐水肥,易倒伏,严重感染锈病。


高产、早熟冬小麦品种引种筛选初报
《新疆农业科技 》 1993
摘要:自七十年代末南疆地区实行以小麦、玉米两早配套为中心的耕作制度改革以来,冬小麦高产、早熟品种一直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中心问题。当时两早配套中的小麦品种为唐山6898,在喀什、和田、克孜勒苏三地州种植面积曾经达到小麦面积的80%以上。至八十年代后期由于倒伏,感病和产量潜力低限制了小麦单产的持续提高。近年来在南疆地区保证粮食总产,捉高单产,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紧迫形势下,解决南疆冬小麦替代品种的问题就更加突出。新疆农科院粮作所自1988年开始,每年自内地纬度与南疆相近的地区引种,并在喀什地区农科所和农科院莎车试验站进行实地筛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便于各地选择试种,将几年来的筛选结果介绍如下。


棉纤维结晶度与含糖量及强力的关系
《中国棉花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棉纤维的结晶度反映了棉纤维大分子结构的特点,而卜氏强力和含糖量又是直接反映棉纤维性能的重要指标。为讨论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本项实验。一、材料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