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改良单交种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改进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改良掖单 19( 80 0 1× 52 10 6)、原掖单 19( 4 78×52 10 6)及亲本 80 0 1、 4 78、 52 10 6种子清蛋白 (Albumin)进行了研究。改良掖单 19共分离出 18条清蛋白谱带 ,除了 7条是双亲都有的公共带外 ,其余 11条是分别来自于双亲的互补带 ,其中4条来自 80 0 1,7条来自 52 10 6,没有新生带的产生 ,在A区和B区表现双亲共显性 ,在C区表现偏父类型 ;原掖单 19共分离出 16条清蛋白谱带 ,比改良掖单 19少两条 ,在谱带分布上也存在明显差别。改良掖单 19与原掖单 19的清蛋白谱带彼此不能相互替代。
关键词: 玉米 姊妹系 姊妹交种 改良单交种 原单交种 清蛋白 改进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玉米清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谱带编码与种子纯度检验
《华北农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改进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 2 0个玉米自交系和 13个杂交种清蛋白进行了电泳分析 ,并对电泳谱带进行了四位数编码。电泳图根据谱带迁移情况分为A、B、C 3个带区 ,将A区和B区之间所有试验材料都有的迁移率为 0 50的一条谱带编码为 50 12 ;各自交系和杂交种的电泳图均有其鲜明特征 ,编码各不相同 ,彼此能够区别 ;亲本自交系A区和B区的不同谱带在杂交种F1 发生互补 ,杂交种的谱带编码等于双亲自交系共同谱带编码与各自独有谱带编码的叠加 ;通过双亲自交系的清蛋白电泳谱带编码可以预测杂交种的电泳谱带类型


气象因子与国光苹果品质关系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连续 16年的气象资料和国光苹果品质的调查数据 ,采用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 ,分析了气象因子与其果实品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果实硬度和糖酸比均与生长季节的不同生物时段的不同气象因子有密切关系。多元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769,0 7671,0 892 9和 0 8590。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结果与其相关分析完全一致。本研究结果指出直接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硬度、以及糖酸比的主气象因子分别是 7月下旬~ 9月中旬的日照时数 ,7~ 8月的降水量 ,6月下旬~ 7月上旬的日均温以及 7月中下旬的日均温


冀麦42号的选育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 2000
摘要:冀麦42是用花药培养而成,在品系鉴定、品比试验、河北省低水肥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6年试验中,连续5年平均产量排第1位,1年排第2位,历年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2.1%。其主要的生物学特性是:(1)根系发达。苗期初生根和次生根比对照平阳27分别多1.40条和1.95条,灌浆期次生根比对照多20.5%。(2)穗粒数多。历年在27.0~30.1粒之间比对照平阳27每穗多3.4粒。(3)自控能力强。基本苗在17~29万/亩之间,对产量没有影响。(4)分蘖力强,成穗率高。(5)千粒重稳定。千粒重变异系数cv=4.7534,对照平阳27cv=14.413。(6)抗逆性强。


棉花远缘杂交新类型品种冀棉20号的选育
《华北农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具有丰富遗传基础的海、陆、野姊妹系杂交后代 596为母本 ,早熟丰产品系 79- 366为父本 ,通过杂交输入远缘种质 ,改变遗传背景结合南繁加代 ,连年自交于 1990年选育出了具有早熟、高产、稳产、优质、多抗 (抗病、抗旱、抗棉铃虫、烂铃轻 )易管理诸优良性状在较高的水平上协调统一融为一体的优系 4 92 ,该系 1992~ 1993年参加了河北省区域试验和省区试生产试验。霜前皮棉每hm2 产量分别较对照中棉 12号增产 1 76%和 1 0 9%均居首位 ,为我国第一个通过海、陆、野种间杂交育成的新品种
关键词: 棉花 育种 远缘杂交品种 多抗性 丰产性 纤维品质


苹果茎痘病毒病原学研究初报
《河北果树 》 2000
摘要:对从苹果上获得的苹果茎痘病毒的分离物ASPV—MX进行了研究 ,人工接种 4科 13种草本指示植物 ,发现ASPV—MV易由汁液摩擦接种 ,能侵染一种藜 (Chenopodiummurale)、西方烟 (Nicotianaoccidentalis - 37B)、西方烟亚种 (Nicotianaoccidentalissubsp‘obligua’)、鸡冠 (Celosiacristata)、千日红 (Gomphrenaglobosa) ,尤其在西方烟及西方烟亚种上症状明显 ,这 2个西方烟可以作为ASPV的鉴别寄主和繁殖寄主 ,在这 2种烟草的接种叶上均产生坏死枯斑 ,在西方烟的系统叶上主要产生明脉现象 ,而在西方烟亚种上的系统叶上产生线纹坏死。通过试验测得ASPV的致死温度为 6 2℃ ,稀释限点为 1× 10 -2 ,体外存活期为室温约 2 4h。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豆瓣菜的耐盐性
《植物学报 》 2000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山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 (BADH)基因经根癌土壤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 (SmithetTownsend)Conn)AGL1介导转入豆瓣菜 (NasturtiumofficinaleR .Br.) ,PCR和Southernblotting检测呈阳性的再生植株有 46株 ;对 6株再生植株的BADH活性和Northernblotting检测发现 ,有 5株BADH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 ;膜的相对电导率测定结果说明 ,在盐胁迫下转基因豆瓣菜的膜结构所受损伤小于对照。转基因植株能够在 0 .5 %NaCl培养基上正常生长 ,而对照在相同的培养基上生根困难且生长缓慢。在 0 .8%NaCl的培养基上 ,部分转基因植株虽然生长减慢 ,但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对照 ,且对照植株在相同培养基上培养 2 0d到 1个月左右后 ,叶片变黄并最终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