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应用RT-PCR法快速检测马铃薯卷叶病毒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马铃薯卷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一对寡核苷酸引物 ,从感染PLRV的马铃薯病叶组织中提取出病毒的RNA ,进行cDNA合成及PCR扩增 ,得到一条长度约 6 2 0bp的特异PCR扩增产物 ,与理论设计的外壳蛋白基因大小一致。建立了快速灵敏简便的PLRV检测的新方法 ,其灵敏度要比PLRV的血清学检测方法高 10 4倍 ,在基因水平上为PLRV的检测提供了更新手段 ,并在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马铃薯病毒检测中心推广应用
关键词: 马铃薯卷叶病毒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病毒检测


棉铃虫微孢子虫的初步观察
《植物保护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7~1998年,先后在邯郸、保定市郊进行棉铃虫疾病发生流行的田间调查,从采集的棉铃虫(Helicoverpa ormigera)幼虫体内发现了一种能引起寄主感病的原生动物——微孢子虫(Nosema sp.)。作者进行了初步观察和回接试验。 1 感染症状及孢子形态观察将棉田采集的第4代棉铃虫幼虫,经室内无菌饲养,发现


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亲本及后代性状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携带有抗白粉病基因Pm2 1的小麦 -簇毛麦 6VS/ 6AL易位系 92R139、92R0 89等为供体亲本 ,以丰产但不抗病的 4185等品种为轮回亲本 ,通过回交进行抗病基因的转移。分析了供体亲本及回交后代穗部性状的变化 ,分析了双亲与后代在株高、株型、穗长、抗病性、抽穗期上的变化。结果表明 ,易位系的穗部性状有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多个基因控制。易位系的抗病性与黑芒基因并不连锁 ,抗白粉病为显性性状。 3个组合的F1代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随回交代数的增加 ,后代性状与轮回亲本趋于一致 ,回交 4代后农艺性状基本与轮回亲本一致


硝酸镧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不同浓度的硝酸镧溶液处理玉米幼苗可不同程度地增加根数 ,提高根系和幼苗的干、鲜重 ,并能促进根系和幼苗的伸长生长。同时 ,还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