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灯盏花多倍体植株的诱导培养研究
《西部林业科学 》 2008
摘要:以二倍体灯盏花种子为材料,进行了分别经0.1%的秋水仙素诱导处理12 h、24 h、36 h,接种于培养基培养灯盏花多倍体幼苗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用0.1%秋水仙素处理灯盏花种子12 h的诱变效果最佳,其所培养幼苗的诱变率为38.9%。通过采用不定芽继代培养的途径对灯盏花幼苗多倍体植株进行了分离与稳定培养,获得了稳定的灯盏花幼苗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灯盏花植株相比,四倍体灯盏花植株表现为叶片较厚、较大、叶色较深,气孔也较大,其染色体数目为2n=4x=36。


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初报
《耕作与栽培 》 2008
摘要:经过两年的区域试验表明:品种(组合)中优5617、G98A/04F433、中优158表现为高产稳产,综合表现优于对照Ⅱ优838,可在适宜地区示范种植。其中两年的区域试验中,中优5617生育期适中,有效穗多;G98A/04F433群体整齐,生育期比Ⅱ优838早5d,后期落色好,结实率较高;中优158生育期比对照早熟4d左右,株高较高,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此外,黔南502群体整齐,产量性状突出,稳产性好,生育期适中,株高偏高,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但该品种高感稻瘟病。


小菜蛾nAChR靶标敏感性与沙蚕毒素类药物的抗性关系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抗杀虫双、杀螟丹和溴氰菊酯品系的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及与它们对沙蚕毒素类药物的抗性间的关系。【方法】测定不同品系小菜蛾的神经乙酰胆碱受体与125I标记的α-银环蛇毒素的结合率。【结果】抗杀虫双、杀螟丹品系小菜蛾的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对沙蚕毒素药物有显著的靶标不敏感性,它们与配体的结合率大约分别是敏感品系的66%和60%,在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对杀虫剂敏感性下降可能是小菜蛾对沙蚕毒素药物产生抗性的一种作用机理。


贵阳市郊区菜地土壤铅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贵阳市城郊菜地土壤铅状况,为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基础资料,2005年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贵阳市城郊菜地耕层土壤铅含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郊区菜地耕层土壤铅含量不同地区差异较大,最高值为最低值的5.97倍。菜地耕层土壤铅污染现状总体上不严重,尚处于清洁和基本清洁水平。影响贵阳市郊区菜地耕层土壤铅含量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土壤母质和土壤类型,人为因素主要是冶炼厂、工业垃圾、汽车尾气等带来的点源污染,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


野生马铃薯材料苗期耐冻性鉴定
《中国蔬菜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人工冷冻鉴定、聚类分析结合田间自然霜冻鉴定的方法,对马铃薯野生种Solanum acaule的后代无性系材料的耐冻性和耐冻类型进行评价。在冷驯化前有11份材料属于霜冻敏感型,12份属于耐冻型,2份属于强耐冻型;而冷驯化后,霜冻敏感型减少到3份,耐冻型和强耐冻型材料分别增加到12份和10份。试验材料冷驯化前后的LT50和冷驯化能力与田间自然霜冻评价结果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50、0.91和-0.55。因此人工冷冻鉴定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马铃薯材料在田间的霜冻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