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服务
》
2008
摘要:根据乌当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要求,从农业行业协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作用与成效,诊断出不足,并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贵阳市乃至贵州省农业行业协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农业行业协会
特点
对策建议
乌当区
《长江蔬菜
》
2008
摘要:有机土栽培系统是将农产废弃物及有机肥经堆肥与生物发酵后与洁净土壤按照作物营养需求及根系对根际环境要求精确配制的蔬菜栽培基质,通过采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2008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摇瓶中考察了蝉拟青霉发酵菌丝体生长、多糖合成的动态过程,探讨了蝉拟青霉多糖自身反馈抑制作用。在培养144 h后,生物量达到最大值31.07 g/L;培养168 h后,蝉拟青霉多糖达到最高浓度3.24 g/L,大致与生物量变化的趋势呈正相关。在摇瓶培养基中添加同源多糖,以浓度梯度实验法考察培养基中的同源多糖浓度对蝉拟青霉菌丝体及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添加的同源多糖浓度大于0.6 g/L时,蝉拟青霉菌丝体及多糖的产生明显受到抑制,随着培养液中同源多糖浓度的增加,反馈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浓度达到2.2 g/L时,蝉拟青霉菌丝体的生长和多糖的产生完全被抑制。
关键词:
蝉拟青霉
同源多糖
反馈抑制
《中国马铃薯
》
2008
摘要:以霜冻敏感的中薯3号和耐冻的野生马铃薯03079-435(Solanum acaule)的幼苗为试材,对其总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冷驯化期间(4℃/2℃,昼/夜),两者的总叶绿素含量都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03079-435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总体呈升高趋势,而中薯3号叶片的脯氨酸含量逐渐降低;两个基因型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所升高,中薯3号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幅度明显低于03079-435。推断幼苗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与冷驯化能力的增强密切相关。
关键词:
马铃薯幼苗
冷驯化
生理生化变化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药剂A、药剂B及不同配比对稻瘟病菌的联合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药剂A和药剂B的EC50为1.44μg/mL和56.14μg/mL,药剂A∶药剂B按1∶1、2∶1、3∶1、1∶2、1∶3混配,测定结果以1∶3的效果最佳,其EC50为4.41μg/mL,共毒系数为121.46,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关键词:
稻瘟病菌
联合作用
共毒系数
增效作用
《现代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简述了杂交油菜黔油16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产量结构,并从选地、播种与育苗、移栽、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大田期管理、及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黔油16号的超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黔油16号的推广栽培提供指导。
关键词:
黔油16号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农技服务
》
2008
摘要:通过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间作探索螟虫的自然防治方法。结果表明:高粱—大豆间作模式与高粱单作模式比较,蜡熟期螟虫的自然幼虫虫口百分率间作模式明显低于单作模式,说明高粱与大豆间作有抑制螟虫的效果,且间作模式的生产效益比单作模式高。
关键词:
高粱
大豆
间作
螟虫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2008
摘要:探索估算贵州农业多功能性价值,促进对农业的认识及其科学发展;根据农业多功能性相关理论、环境经济学价值评估方法等分析贵州农业多功能性概念,并作实证计算,初步得出贵州农业多功能性价值为5494.48亿元(WTP法价值:4342.97),其价值大于当地的经济总值,说明当地的农业系统不仅仅提供经济产出,还提供了更多的附加值。贵州农业与世界农业发展具有一致性特点,需要正视农业多功能并用以促进区域乃至我国农业发展。
关键词:
农业
多功能性
生态功能
经济功能
社会功能
贵州
《种子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苄氨基嘌呤(6 BA)和不同种类的生长素(NAA、IAA、GA3)作为仁怀引进甘薯品种的茎尖诱导培养基,结果表明:茎尖先培养在MS+6-BA0.5+IAA 0.1上10~15 d,再转入MS+IBA 0.5+GA30.5上进行二次诱导培养,茎尖诱导成苗的效果最佳,成苗率为52.8%左右;而茎尖先在MS+6-BA 1+IAA 0.1+GA30.5上培养相同时间,再转入MS+IBA 0.5+GA30.5培养,可显著缩短成苗时间。
关键词:
甘薯
茎尖培养
病毒
试管苗
诱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