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杂交桑的品种试验鉴定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摘要:通过对桑杂优2号、顺科1号、丰驰桑、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等5个杂交桑品种的发育期、叶质性状、枝条性状、产叶量等进行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丰驰桑属早生偏早熟类型,桑杂优2号、顺科1号、桂桑优12、桂桑优62属早生早熟类型。全年产叶量桂桑优62>桂桑优12>桑杂优2号>顺科1号>丰驰桑。因此,在贵州适宜推广杂交桑的地区,以桂桑优62、桂桑优12为首选品种。

关键词: 杂交桑 品比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北地区柑桔煤烟病严重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2008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喀斯特山区县级尺度土壤养分分区初探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养分分区可为作物施肥分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县为例,采用GPS定位取1400个样点,利用G IS技术,对喀斯特山区县级尺度土壤养分分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土壤养分含量特点,将6个土壤养分分为2~4个分区。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土壤养分 分区 黔西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茄2号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摘要:从选地、培育壮苗、整地施肥与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摘等方面介绍黔茄2号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以指导黔茄2号的种植及推广。

关键词: 黔茄2号 无公害 高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旱坡地水土保持的截流沟措施、横坡种植措施和植物篱措施进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裸露耕地上,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地表径流达到4 044.4m3/hm2.a、土壤流失高达172.4 t/hm2.a,以此速率流失土壤,其耕层(15 cm)约在12年后,将被冲刷殆尽。截流沟措施与横坡种植措施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702.6m3/hm2.a和土壤流失19.2 t/hm2.a;但其占地面积大,农作物产量低,收益小。植物篱种植措施与横坡种植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345.3m3/hm2.a;土壤流失21.0 t/hm2.a。虽然植物篱占据耕地面积,但并不影响农作物产量。植物篱种植下的耕层土壤的酸碱度和质地得到改善,土壤养分含量有所提高,土壤侵蚀速率远低于易风化土壤的成土速率,同时结合人工翻耕,每年平均以17.5 cm的速度形成梯坎,以1.1°的速度减缓坡度。该项措施最终可实现坡改梯的目的,实现旱坡地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坡耕地 水土流失 植物篱 水土保持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石膏改良强酸性黄壤的效应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以耐铝能力弱的高粱和强酸性黄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磷石膏对强酸性环境高粱生长、养分平衡以及对土壤有效养分和交换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酸性黄壤上,由于铝毒作用,即使施足氮磷钾肥,高粱也生长不良;施用磷石膏和石灰的高粱生长正常,各生物学性状均极显著优于对照,施磷石膏高粱长势更优于施石灰者,高粱干重与磷石膏、石灰的施用量呈二次曲线变化(回归方程分别为:y=6.88+11.92x-1.65x2,R=0.983;y=6.88+6.39x-0.72x2,R=0.996),高粱株高和根长与磷石膏、石灰的施用量也呈二次曲线变化;磷石膏降低酸性黄壤铝毒、提高植物钙含量的效果略逊于石灰,在提高植物营养三要素(特别是磷、钾元素)的作用方面优于石灰,施磷石膏高粱磷、钾含量较石灰处理分别提高117.0%~200.0%和13.0%~14.8%;施磷石膏生长良好的高粱植株氮/磷、氮/钾、钾/磷比分别为6.8~7.1,1.2~1.3和5.4~5.6,比值适中、变幅小,氮/铝、磷/铝、钾/铝、钙/铝比分别是对照植株的1.9~2.0倍,5.8~6.3倍,1.8~2.1倍和2.0~2.5倍,改善和调节了高粱体内氮、磷、钾、钙养分的平衡;施磷石膏的土壤有效氮、磷、钾、钙较对照极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磷、钾分别比施石灰提高41.8%~114.2%和59.4%~67.5%,施石灰的土壤有效磷、钾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磷石膏 强酸性黄壤 交换铝 养分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绿色渔业的发展思考

贵州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绿色渔业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绿色渔业的资源条件、技术基础、组织保障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贵州省今后在绿色渔业的研究和发展及推动其产业化方面的设想和看法。

关键词: 绿色渔业 质量安全 技术基础 产业化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岩原鲤生物学特性及驯养技术

贵州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岩原鲤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驯养技术试验,结果:岩原鲤生长适宜温度范围4~36℃,最适生长温度18~30℃,在池塘养殖条件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能正常摄食生长,但与其他养殖鱼类相比其生长速度较慢。亲鱼在池塘养殖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并达性成熟。表明,岩原鲤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发育成熟,可人工繁殖苗种,进行商品化养殖是可行的。

关键词: 岩原鲤 生物学特性 驯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和新茶园建设技术

贵州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研究和生产实践,详细介绍了茶树良种类型,品种选择与搭配,茶苗繁育及新茶园建设技术。

关键词: 茶树 无性系良种 繁育 新茶园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G156S在泰国的特征特性

贵州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泰国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G156S于3月下旬抽穗,其育性表现为全不育,主茎叶片数14叶,但其播始历期比在贵阳生态条件下主茎叶片数同为14叶时缩短了20 d,而其他农艺性状表现变化不大。人工气候箱鉴定结果显示,参试单株其育性发生了漂变,不育临界起点温度比原来提高了0.5℃。

关键词: 水稻 特征特性 温敏核不育系 G156S 泰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