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墨西哥小黑麦在新疆试种初报

新疆农垦科技 1992

摘要:1989—1990年对筛选的7份墨西哥六倍体小黑麦进行比较鉴定,结果表明,这些材料中晚熟,分蕖成穗率高,抗倒伏、抗病性强,经济系数高,丰产性好,蛋白质含量高。

关键词: 小黑麦 抗逆性 丰产性 蛋白质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硫酸铵纸浆废液生产单细胞蛋白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1992

摘要:以三株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 CX8801,CX8802和CX8803)混合培养液为菌种,利用经预处理的亚硫酸铵棉秆和芦苇纸浆废液为原料并添加适量无机盐,在7L发酵罐中生产单细胞蛋白(SCP),结果SCP得率分别为8.8—11.2和6.0—7.2g/l。用2 300L发酵罐进行亚硫酸铵芦苇纸浆废液生产SCP中间试验,结果SCP得率9.38—11.02g/l,总收率89%,其粗蛋白含量48%,废液COD_(cr)去除率56%。

关键词: 亚硫酸铵纸浆废液 热带假丝酵母 单细胞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子叶原生质体再生愈伤组织的获得

新疆农业科学 1992

摘要:从西瓜(Citrullus vulgaric)无菌苗子叶游离原生质体,用改良的DPD培养基和琼脂糖珠包埋方法培养,可以得到再生细胞的高频率分裂,继而得到原生质体再生愈伤组织。

关键词: 西瓜 子叶 原生质体 再生愈伤组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麻种质材料抗枯萎病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1992

摘要:胡麻枯萎病系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侵染所致,可经土壤、种子和病残体传播,目前对其尚无其他有效防治方法,培育抗病品种为最有效的防治途径。为了寻找抗病种质,1987—1990年我们对本站收集和保存的国内外胡麻种质资源材料共264份进行了抗枯萎病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小麦地方品种鉴定及利用研究

作物品种资源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1953年以来共征集到新疆小麦地方品种8775份,经整理归并为冬小麦155份,春小麦226份,分属7个种、57个变种。从中筛选出一批抗性强、适应性广、品质好的小麦地方品种资源。

关键词: 新疆小麦 地方品种 鉴定 抗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彩色棉花试验和育种

世界农业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现今世界上进行彩色棉花(又称有色棉)遗传育种和栽培试验已获得成果的有美国、前苏联和埃及等国家。他们将彩色棉花研究课题均纳入国家“尖端高科技”项目之内,加以保护。各国不约而同地,均执行着严格保密措施。如对试验区一概谢绝参观,连研究进展情况和一般信息,都加以封锁,从来不在报刊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林丹拌棉种的防虫效果及其在种仁、土壤中的残留

新疆农业科学 1992

摘要:田间试验表明,用林丹拌棉种防治地老虎和蓟马等棉花苗期害虫,以林丹有效成分为干种子量0.16%拌种效果最佳,棉花多头率仅1.5%,较对照低97.8%,且对出苗基本无影响,随着林丹用量增大,棉株根部出现肿瘤,但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棉花产量未受影响。棉花收获后取棉仁及土壤测定林丹的残留量均很低,接近田间自然水平。

关键词: 林丹 拌种 防虫效果 棉仁 土壤 残留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联合固氮菌的溶磷作用

新疆农业科学 1992

摘要:液体培养和盆栽试验表明,玉米联合固氮菌对难溶性无机磷具有较强的溶解作用。用玉米联合固氮菌拌种的玉米苗的含磷量,比用培养基拌种(对照)者高51.0%—75.0%。

关键词: 玉米联合固氮菌 溶磷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疫病与土壤关系的研究

中国蔬菜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自 1979年以来辣椒疫病( Phytoph-thora capsiciLeonian)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石河子、伊犁、奎屯、哈密、吐鲁番及库尔勒等地陆续发生。至今发病面积约达2333hm2,发病死秧率20%~60%,是新疆辣椒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 新疆属于大陆性气候,生长季节降雨很少,辣椒生长主要依赖灌溉。在灌溉条件下,辣椒疫病主要在根部和茎基部发生,导致辣椒全株萎蔫或青枯死亡,而茎、叶、果发病极少,是典型的土壤和水传病害。国内对辣椒疫病菌鉴定的文章较多,而对发病条件特别是土壤性质与发病的关系研究较少,而控制病原菌所要求的条件是当前疫病防治最有效的措施。为此,笔者进行了土壤条件和辣椒疫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试验方法 一、土壤种类试验 供试土壤有粘土、壤土和砂土3种,分别装入大营养钵(13cm X 12of X 10c叫中,每钵栽辣椒6株。辣椒始蕾期接菌,菌种是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将斜面菌种在燕麦琼脂培养基平板培养10天,每钵接菌量为s.scm‘平板菌落,用’植物组织捣碎机切成2~3mm菌块,加清水100mL浇灌土壤,接菌后浇水保湿。 二、有机肥数量试验 供试土壤含有机质lqo。有机肥是腐熟的羊粪,过筛后按土肥干重3:1、5:1和8。I混匀后装营养钵定植辣椒苗。每处理为4钵,重复两次。辣椒现营期接菌。 三、土坯温度试验 试验在恒温箱内进行。设10、15、20、25、30、35℃等6种温度处理。采用营养钵育苗,每个处理8钵。其中6钵接菌,2钵不接菌观察不同温度对辣椒生长的影响。 四、土壤含水量与发病的关系 采用成株期盆栽试验,设水量为每盆浇水20 0、 40 0和600mL3个处理,每处理重复4次,两天浇水1次。接菌量为每盆scm’平板菌落。为测定土壤含水量另设不接菌的相同水量处理,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 五、土壤栽培方式试验 试验在网室进行,采用平畦、垄栽和覆膜垄栽3种方式。平畦行距为40cm,垄栽距离为80cm,垄高为30cm。小区面积20m‘。8月7日用大田病株剪碎后士表接菌,接菌后连续浇水2次。 结果和分析 一、土坯种类与发病的关系 定量浇水后观察,砂土渗水最快,粘土积水时间较长。试验结果(表1)说明:士壤种类和发病有明显关系。砂土发病最轻,壤土发病稍重,粘土发病最重。 二、有机肥数量与发病的关系 试验调查结果,有机肥数量和辣椒疫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有机肥与土1:3、1:5和1:8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66.7畅、81.3qo和91.7畅,说明有机肥数量多可减轻发病。 三、土壤温度与发病的关系 温度试验结果(表2)说明:在10C下辣椒不发病,15~35C下均可发病。温度的高低对潜育期和发病率均有明显影响,其结果与新疆5~6月病害发生较重较为一致。 四、土壤含水员与发病的关系 浇灌600、400、200mL水的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8.5%、20.1%和11.4qo。接菌6天调查;辣椒发病率分别为86.7畅、70f和45qo。试验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发病有明显的关系,土壤湿度高发病重,土壤湿度低发病轻。 五、栽培方式与发病的关系 在平畦、垄栽和覆膜垄栽三种方式中,以地膜垄栽发病最轻,产量最高。平畦发病最重,产量最低(表3)。 结论 研究表明:辣椒疫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粘土发病较重,砂土和壤土发病较轻,土壤和有机肥比例在8:1时发病较重,3:1时发病较轻;土壤含水量高的发病较重,土壤含水量低的发病较轻;土壤温度为25~35C时发病较重, 15~20C时发病较轻;采用平畦栽培发病较重,地膜垄栽发病较轻。其中又以土壤温、湿度和栽培方法与发病的关系最为显著。辣椒疫病与土壤关系的研究@王志田$新疆农科院值保所!乌鲁木齐市830011 @崔元瑜$新疆农科院值保所!乌鲁木齐市830011 @何江$新疆农科院值保所!乌鲁木齐市830011 @杨华$新疆农科院值保所!乌鲁木齐市8300111藤森基弘.疫霉病的生态和防治.植物防疫,1981,35( 10): 443~447 2北京农业大学植病生防泽.植物病原生态学与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 3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编委会.中国农作物病虫害.农业出版社, 1981.1412~1413 4美国科学研究委员会编,陈延熙译.植物病害的发生和防治.农业出版社,1981.69~78 5W.E.弗赖伊著,黄亦存等译.植物病害管理原理.科学出版社,1988.92~1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委资助研究项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X-1小麦联合固氮菌接种试验与示范

新疆农业科学 1992

摘要:斜面培养结果,CX-1联合固氮菌株在32℃下恒温培养21h,固氮酶活性达最高值。盆栽和大田小麦种子接菌试验,扬花期植株根际固氮活性达最高值。1989和1990年进行多品种多点小区试验表明,小麦拌菌接种平均增产17.47%;1990年在新疆昌吉、奇台等7个点进行大田(共173.8hm~2)示范,平均增产13.9%。1991年在兵团各师团场示范24733.3hm~2,增产7.17%—15.07%。

关键词: 小麦 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 拌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