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快速分离技术
《植物保护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新疆不同地区造成棉花萎蔫,维管束变褐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发生现状,本研究对新疆47个主要植棉区有萎蔫症状且维管束变褐的棉花病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快速分离鉴定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南疆20个地点,得到358个纯化菌株,黄萎病菌占81.8%,枯萎病菌占18.2%;北疆27个地点,得到495个纯化菌株,黄萎病菌占93.9%,枯萎病菌占6.1%。南北疆均以黄萎病为主,枯萎病南疆重于北疆。维管束病害的快速分离方法每分离一个样品只需2 min,污染率仅为6.7%。
生防芽孢杆菌S12产芽孢摇瓶发酵条件优化
《江苏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优化生防芽孢杆菌S12产芽孢发酵条件,以提高其摇瓶水平上发酵液中芽孢产量,为其进一步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在摇瓶水平上,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的发酵时间、初始pH值、温度、转速、接种量和装液量等发酵条件对生防芽孢杆菌S12芽孢数量、菌体数量和产率的影响,随后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确定各发酵条件的最佳组合.生防芽孢杆菌S12产芽孢的最适发酵条件为:装液量80 mL/250 mL、接种量3%、初始pH值7.0、温度35℃、转速160 r/min、时间84 h.发酵条件优化后,摇瓶水平上S12菌株的芽孢数量、菌体数量分别达到5.721×109、5.822×109 CFU/mL,芽孢产率为98.28%.正交试验优化后的发酵条件提高了S12菌株的芽孢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其进一步生防菌剂的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氮施量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及水氮分布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北疆地区膜下滴灌棉花最优水氮施量及土壤水氮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置灌水量4个水平(W1:5 250 m~3/hm~2、W2:4 500 m~3/hm~2、W3:3 750 m~3/hm~2和W4:3 000 m~3/hm~2)和施氮量3个水平(N1:300 kg/hm~2、N2:262.5 kg/hm~2和N3:225 kg/hm~2),研究了不同水氮施量对植株形态、土壤含水率分布及土壤氮素分布的影响。【结果】施氮量对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程度低于灌水量,但植株形态指标不能反映产量;棉花盛蕾期,表层土壤含水率较低,直至盛花期,表层土壤含水率稳定在20%左右。且灌水量为3 750 m~3/hm~2时,更有利于土壤保持湿润,并且向深层流失的水分较少;0~20 cm土层内硝态氮和铵态氮量相对较高,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氮素向深层土壤的淋移程度不断增加,当施氮量为262.5 kg/hm~2时,根系层内的硝态氮含量相对较高,尿素转化的铵态氮也更多;当施氮量为262.5 kg/hm~2,灌水量为3 750 m~3/hm~2时,棉花产量达到最大,为6 460.5 kg/hm~2。【结论】施氮量为262.5 kg/hm~2,灌水量为3 750 m~3/hm~2,可作为该地区最优水氮施量组合。
关键词: 膜下滴灌 植株形态 含水率 土壤硝态氮 土壤铵态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o0732基因克隆、分子特征及遗传进化分析
《家畜生态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揭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lmo0732基因的分子特征及生物学功能,对LM lmo0732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利用在线软件对其进行分子特征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lmo0732基因全长为1 917 bp,编码63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该蛋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含有1个跨膜区域,存在信号肽结构;蛋白结构域预测发现该蛋白含有Big 3、MucBp和LRR保守结构域;二、三级结构分析发现,该蛋白为无规则卷曲连接多段延伸链及α-螺旋所形成的三维立体结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不同地域分离株可分为两个基因群,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录调控因子Lmo2672对LM环境适应性和应激的调控作用
《西南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为了解AraC家族转录调控因子Lmo2672对单核增生李斯特菌(LM)环境适应性和应激的影响.[方法]利用温控型质粒pKSV7构建LM-Δlmo2672缺失株,比较母源株LM EGD-e和缺失株LM-Δlmo2672在不同应激环境中生长情况的差异,并利用qRT-PCR方法分析转录调控因子Lmo2672缺失对应激调控基因及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与LM EGD-e相比,LM-Δlmo2672在37、42℃及含5%NaCl、0.3%胆酸盐、5 mM H2O2、1%Triton X-100的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均显著降低(P<0.05);且环境适应性及应激相关基因(prfA、lexA、fri、perR、kat、sod)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提示lmo2672基因在LM环境适应性和应激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 单核增生李斯特菌 AraC家族 lmo2672基因 环境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磷肥在灰漠土中运移的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磷在土壤中的迁移是影响农业系统磷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应用同位素32P示踪和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研究了滴施磷酸一铵在灰漠土中的运移.结果表明: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滴施磷肥可以增加0~15?cm土层有效磷的含量.在0~20?cm土层均有不同比例32P的分布,但大部分32P仍集中分布在表层,0~10?cm土层中的32P占总量的72.7%~89.5%,最高可达99%.不同施肥时期磷的运移距离有很大差异,T3(0~20?cm)>T2(0~10?cm)>T1(0~5?cm),这可能是由于干湿交替导致土壤孔隙率变化,进而影响了磷的移动距离.平行于滴灌带方向上磷的运移距离比垂直于滴灌带方向更远.随着正磷酸盐浓度增加,磷的运移距离变大,滴施磷酸一铵处理32P的移动距离达到对照的2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