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的探讨——玉米新品种“潞玉13”成果转化剖析
《农业科技管理 》 2009
摘要:文章通过剖析"潞玉13"玉米新品种成果转化的事例,探讨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指出了由于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研制周期长、产量不稳定、比较效益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等内部因素,加大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难度,但在提高成果本身质量,加强转化过程中的各项管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等方面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因素的研究
《中国瓜菜 》 2009
摘要: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了花期、活性炭和取蕾时间对大白菜小孢子出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科萌78盛花期取蕾培养的出胚率为每蕾79.5个胚,是初花期的3.0倍、末花期的6.3倍;科萌45盛花期取蕾培养出胚率为2.8个胚,而初花期和末花期的出胚率都为0。在NLN-13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800 mg/L)后,金夏55出胚率提高了71.5%,科萌45的出胚率由0增加为3.2个;新三包头下午取蕾的出胚率是上午的2.0倍,科萌45上午取蕾出胚率为0,下午出胚率为4.1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对6个坪用多年生黑麦草品种抗旱性的影响
《草地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6个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品种在模拟干旱条件下相对含水量、细胞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叶绿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丙二醛含量等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抗旱性强的品种在干旱胁迫(PEG胁迫)下叶片保水力强,叶绿素含量高,游离脯氨酸维持积累时间长且累积量较高,并能保持相对较高的细胞膜完整性。经抗旱性综合评价得出,6个品种抗旱性强弱依次为:爱神特>首相>百舸>顶峰>卡特>球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