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农业农村综合开发的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海峡科技与产业 》 2020
摘要:我国乡村振兴基本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个方面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多个领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意味着解决"三农"难题进入了乡村综合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认为必由之路是农村综合开发。我们研究认为,乡村综合开发,目标是农业现代生产,村镇现代居住,生态环境美好;内容是产业协调发展,设施配套建设;方针是超前规划、精细设计,村民主导、公司运作;政策是开发用地有偿集中,开发资金财政支持,农业生产体制创新。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综合开发 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 设施建设


基于SVM和CNN组合模型的黄瓜病斑叶片检测与识别
《贵州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准确高效的黄瓜病斑叶片的检测与识别算法提供参考,针对黄瓜叶片常见病斑检测与识别时存在的环境适应性差、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的SVM(支持向量机)和CNN(卷积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黄瓜病斑叶片检测与识别算法.依据黄瓜设施场景特征,首先对病斑图像进行色彩增强,通过直方图均衡化对图像进行再处理,利用优化的HOG+SVM分类器对黄瓜叶片进行提取;通过稀疏滤波器及增加偏置对CNN算法进行改进,识别出叶片的病斑类别.结果 表明:在黄瓜设施场景下,改进SVM和CNN组合模型的黄瓜病斑叶片检测与识别算法对叶片提取的查准率及差全率分别达87.21%和88.77%,对病斑的整体识别精准率为91.9%.算法实时性强,具有实际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黄瓜 病斑检测 支持向量机 卷积神经网络 改进算法


一株羊源性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安全性评价
《中国兽药杂志 》 2020
摘要:为了进一步鉴定、分析和评价从绵羊粪便中分离的一株芽孢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16 S rDNA测序分析、耐酸性实验,以及小鼠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方式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发现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在适宜条件下,培养8 h可达到最大生长速度;在pH值为3.0时,长势良好;在15 d饲喂期间,小鼠生理活动正常,无死亡;各组小鼠主要脏器均未发现明显的病变,脏器系数也无显著差异.由此可知,该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点,具有用于促进羊群生产的应用潜力.


蚯蚓粪对'紫甜'葡萄扦插苗生长及根系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20 CSCD
摘要:为探索蚯蚓粪用于葡萄扦插苗栽培基质的最佳配比,以1年生'紫甜'葡萄扦插苗为试材,对蚯蚓粪、草炭与园土进行不同配比,共设计6个不同的基质处理,并以不加蚯蚓粪的基质为对照,探究蚯蚓粪及含不同比例蚯蚓粪的基质,对葡萄株高、径粗、节间长等生长指标及对根长、根表面积等根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于其他基质下的扦插苗栽培效果,葡萄苗栽培基质中蚯蚓粪、草炭与园土的配比为2:3:1时,扦插苗生长指标及根系指达到最佳,可为葡萄育苗基质选择提供依据.


华北型黄瓜新品种'津优316'
《园艺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瓜新品种‘津优316’是以自交系1024-21为母本,抗逆自交系Q812为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早熟,瓜码密,瓜长34 cm,单瓜质量0.2 kg,瓜条顺直,皮色深绿,无棱,无黄纹,无苦味。早春温室种植产量平均为177 691.5 kg·hm-2。


miRNA-206对牛乳腺上皮细胞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牛奶中的脂肪酸含量及成分决定着牛奶的品质,而miRNA能够调控哺乳动物乳腺中脂质代谢途径,进而影响脂质含量及其成分.本研究旨在通过miRNA转染技术揭示miR-206对牛(Bos taurus)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s)中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甘油三酯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在牛乳腺上皮细胞中转染60 nmol/L miR-206模拟物和抑制物,应用qRT-PCR技术和生化方法分别检测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使用气相色谱检测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miR-206模拟物抑制甘油三酯合成相关基因线粒体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 mitochondrial,GPAM)、磷酸甘油酰基转移酶6(1-acylglycerol-3-phosphate O-acyltransferase 6,AGPAT6)、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diacylglycerol O-acyltransferase 1,DGAT1)、脂素1(lipin 1,LPIN1)的表达(P<0.01),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减少(P<0.05);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1,SREBP1)、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etyl-CoA carboxylaseα,ACACA)和长链脂肪酸延长酶6(long chain fatty acid elongase 6,ELOVL6)的表达量也有所下调,脂肪酸成分发生改变,其中C14:0(P<0.01)和C22:6n3(P<0.05)含量显著降低,C16:1含量显著增加(P<0.01).miR-206抑制物则促进GPAM、AGPAT6、DGAT1和LPIN1表达(P<0.01),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增加,SREBP1、FASN、ACACA和ELOVL6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但脂肪酸成分未发生改变.综上所述,miR-206对牛乳腺上皮细胞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负调控作用,导致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减少以及脂肪酸组成改变,提示miR-206在牛乳腺脂代谢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深入探讨miR-206调控牛乳腺上皮细胞脂质代谢的分子机理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 miR-206 脂代谢


黄瓜新品种'津美11号'
《园艺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津美11号’为无刺小型黄瓜杂交一代新品种,全雌型。果实短棒状,长15 cm,光滑无刺,商品瓜率高;表皮深绿,光泽度好;果肉绿色,口感脆甜。植株长势强,耐低温弱光,持续结瓜能力强。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性好。适合华北、华东、西北等地区早春温室和春棚栽培。早春温室种植产量为112 t·hm-2。


48%异噁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玉米田一年生杂草效果与安全性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20 CSCD
摘要:为评价48%异噁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异噁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主要杂草马唐、牛筋草、马齿苋、反枝苋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在有效成分用量为576、720、1152 ga.i./hm2时,药后40天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鲜重防效为91.5%、94.9%、99.1%,均在90%以上,玉米增产率分别为16.2%、19.0%、21.2%.因此,48%异噁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在玉米田采用土壤喷雾的方式,在试验剂量下对玉米安全,除草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增产作用.推荐剂量为有效成分用量576~720ga.i./hm2.
关键词: 48 异噁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玉米 一年生杂草 防效 安全性


基于代谢组学的转基因水稻生物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代谢组学因其全面无偏向性、非靶标轮廓分析的技术优势,成为目前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技术研究的热点.以转基因抗虫水稻及其非转基因受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分析的转基因作物代谢组评价技术流程,对代谢组提取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平台等进行了探索.结果 表明,应用80%甲醇水能有效提取水稻苗期叶片中的代谢物;经UPLC分离、QTOF/MS分析、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OPLS-DA)等计算方法,能够有效发现转基因水稻及其受体之间的差异代谢物.本研究建立的完整的转基因水稻代谢组分析方法具有分辨率高、易掌握的优点.本研究丰富了现有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水稻 代谢组学与代谢物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UPLC-QTOF/MS分析


鲜食葡萄贮运期黑斑病害致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包装工程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鲜食葡萄黑斑病害的致病病原菌分离和鉴定,为鲜食葡萄采后病害防控措施开发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选用贮藏后的马奶等4个鲜食葡萄品种为研究对象,用组织分离法对引起黑斑病害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在PDA培养基上,观察拟菌株形态以及菌丝和孢子形态特征,采用有伤和无伤活体接种健康果实,并观察其发病特征,应用ITS通用引物对病原菌DNA进行扩增并测序.结果 分离出3种优势致病菌(A,B和C),检出频率分别为75.0%,32.0%和42.11%.有伤和无伤活体接种均具有致病性,且有伤大于无伤.对比《真菌鉴定手册》,初步确定拟菌株A为链格孢霉,拟菌株B为灰葡萄孢霉,拟菌株C为拟茎点霉,采用rDNA-ITS序列分析法证实拟菌株A与KJ489375.1、GU190188.1的序列相似度达到99%,结合两者结果确定主要致病病原菌为链格孢霉属小孢子种.结论 明确引起鲜食葡萄贮运期黑斑病害的主要致病菌为链格孢霉属小孢子种.
关键词: 黑斑病 致病痛原菌 分离鉴定 ITS序列分析 链格孢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