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磷酸化姬松茸多糖制备、安全性及抑菌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的制备工艺、安全性及抑菌效果,通过一系列试验进行研究.在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的制备工艺试验中,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试剂配比、物料比、时间、温度和pH值对姬松茸多糖磷酸化的影响;在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的安全性评价试验中,利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验证其安全性;在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的抑菌试验中,用磷酸化姬松茸多糖和姬松茸多糖进行对比,验证两者对链球菌、大肠杆菌、双球菌、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磷酸化姬松茸多糖制备工艺的研究结果:STPP与STMP比例6:1,物料比1:3,时间5.5 h,温度95℃,pH值9,此时为最佳反应条件,磷酸根接枝量为9.14%;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小鼠各项指标均正常,具备安全性;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的抑菌试验结果:经过磷酸化和未经磷酸化的姬松茸多糖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作用,且磷酸化效果更好.通过上述三部分试验,研究出了磷酸根接枝量较高的磷酸化方法,证明了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的安全性,并具有较好抑菌效果,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关键词: 磷酸化姬松茸多糖 安全性评价 急性毒性试验 抑菌 单因素试验


桑葚中矿质元素的质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天津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利用微波消解技术处理桑葚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同时测定桑葚中钠(Na)、钾(K)、镁(Mg)、钙(Ca)、铁(Fe)、锰(Mn)、铜(Cu)、锌(Zn)、钴(Co)、镍(Ni)、钼(Mo)、硒(Se)等12种矿质元素的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35~0.850μg·L-1.通过苹果标准物质(GBW10019)的验证,该方法精准、快捷、灵敏度高,可用于桑葚中12种矿质元素的同时测定;利用建立的方法对桑葚样品进行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0.33%~1.12%,进一步表明该方法精准、快捷、稳定.
关键词: 桑葚 矿质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相温贮藏对采后兰州百合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兰州百合为试材,经真空包装后入冷藏库和相温库下贮藏,实时监测库体内的温度变化,每15 d检测百合硬度、生理指标、营养物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冷藏库温度为(0.2±0.5)℃,相温库温度为(-0.4±0.1)℃,与冷藏库相比,相温库内环境温度波动小,温控更加精准.相温贮藏能够延缓百合硬度的下降,控制呼吸强度与乙烯生成速率在较低水平,保持贮藏前期较高的还原糖含量,延长百合休眠期,同时抑制贮藏后期醇类、酯类及烯烃类物质的挥发,促进醛类物质的释放,75 d时降低百合特殊性气味乙醇、乙酸乙酯与异辛醇的相对含量,提高百合特征性香气己醛、十二醛和正己醇的相对含量.因此,不同精准温控下百合采后品质的差异明显,相温贮藏可有效维持兰州百合的贮藏品质.


天津市农业绿色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建设现代都市型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为客观评价天津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解析农业绿色发展的动力因素,探寻进一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方法]文章利用统计年鉴数据,定量分析天津市农业绿色发展现状.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高效和乡村发展4个方面,构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测算天津市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探讨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动力因子.探讨劳动力素质、科技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和城镇化水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和贡献程度,以期寻找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结果]2000年以来天津市农业绿色发展总体向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不断提高;在农业产出高效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农业绿色生产经营仍需加强,急需寻找推动绿色发展的路径.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稳定财政支农支出,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结论]建议从法律上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设置从事绿色生态农业的门槛,规范农户绿色生产经营行为;针对从事生态、有机、绿色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创立精准的农业补贴政策;增强财政对绿色生产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投入;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的作用,加强绿色生产技术传播和培训.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天津市 评价指标 驱动因素 实证研究


农户视角的现代种养合作社创建与经营思路创新
《海峡科技与产业 》 2020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连接小农户和大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提出的农户视角的现代种养合作社,是从农户现代种养需要出发,以村为单位创建的农业现代生产服务组织.该类合作社创建构想是:农户以集体耕地承包权入社,合作社对现代种植田地改造;社员竞争承包田块现代种植,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现代种植服务,现代种植收入劳地两利分配;粮菜果生产可食废物回收利用,社员承包现代养殖.在合作社的组织引领下,形成以村为单元种养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黄花菜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官形态的关系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个品种黄花菜为材料,分析小孢子发育各时期细胞学特征与花器官形态的关系,为后续黄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取样时从花器官形态判断小孢子发育时期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黄花菜小孢子沿雄配子发育途径经历的4个时期,即四分体时期、单核早中期、单核靠边期和双核期,各时期细胞核的数量、位置等细胞学特征明显.小孢子发育进程与花器官性状密切相关,花蕾纵径和花药长度在小孢子发育的4个时期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花药颜色经历白色-白绿色-绿色-浅黄色的变化;花蕾横径和花药宽度只在部分发育时期表现出显著差异,抑或在不同发育时期存在尺寸大小上的重叠.因此,花蕾纵径、花药长度和花药颜色适宜作为判断黄花菜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形态指标.供试黄花菜品种小孢子发育处于单核靠边期的花器官形态特征为:花蕾纵径10.03~10.45mm,花药长度5.30~5.62mm,花药颜色为绿色.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白菜和土壤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量
《分析试验室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大白菜和土壤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大白菜和土壤样品分别用磷酸盐缓冲液和Na2EDTA溶液提取,弱阳离子交换柱(WCX柱)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扫描方式检测,基质外标法定量.2种化合物的基质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 99.在0. 010(土壤0. 020),0. 10,1. 00 mg/kg质量分数水平进行添加回收率试验,平均回收率在74. 4%~90. 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 7%~8. 7%之间;大白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的检测限为2μg/kg,定量限为10μg/kg;土壤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的检测限为4μg/kg,定量限为20μg/kg.该方法可为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链霉素 双氢链霉素 残留 大白菜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不同类型叶面肥对无花果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本试验以波姬红无花果为材料,在无花果生长季节分别喷施氨基酸水溶肥水溶肥(A)、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B)、广谱均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C)及钾镁硼锌铁水溶肥(D),研究4种叶面肥对无花果新梢、叶片营养状况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叶面肥D处理显著促进叶片生长,提高鲜叶重;喷施叶面肥显著提高叶片钙、镁、锌、铁、硒元素含量,对叶片氮、磷、钾含量基本无影响;喷施叶面肥显著提高单果重,叶面肥D处理单果重达80.35 g,高于对照40.96%.因此,喷施叶面肥能够显著改善无花果叶片营养状况,提高果实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