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外源激素对冬小麦春化作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 2 5℃的恒温条件下 ,将冬小麦 4 185的种子用不同浓度的KT ,GA3和ZEN水溶液浸种18h ,然后用蒸馏水冲洗放于 10℃的连续光照 (150 0lx)培养箱中进行不同程度的春化处理 (0~ 2 0d)。之后将幼苗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移栽于温室内的花盆 ,另一部分移栽于网室的微区 ,分别调查分蘖株率、主茎总叶数、抽穗时间和幼穗分化时期。结果表明 ,对于春化比较充分的小麦植株 ,KT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抽穗株率 ,对于春化不充分的小麦植株 ,KT可以代替部分低温使其通过春化阶段 ;在某种环境条件下 ,GA3和ZEN也能提高春化比较充分的小麦植株的抽穗率 ;3种激素之间的互作受温室内外环境条件和春化时间的影响很大

关键词: 小麦 植物激素 春化 抽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秆整株原位翻压还田技术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00

摘要:本文报道了一项全新的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玉米秸秆整株原位翻压还田技术(简称:整翻技术ISAGT technique)。文内介绍了整翻技术的技术工艺、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及4年的实验研究结果。研究证明,整翻处理的玉米秸杆在一年内有85%以上可以腐解,不会影响来年的秋收种麦工作;整翻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体比清茬翻耕处理(对照)提高1~2倍;经4年整翻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由0.8%左右提高到1.27%,年递增约0.1%,有显著的土壤培肥效果;整翻处理对小麦苗期生长无不良影响,后期生长稳健,小麦产量逐年增加,增产幅度为5.5%~23.7%;与传统堆沤还田耕作方式和现行的粉碎还田技术比较,整翻技术每公顷作业费分别降低742.5元和225元。整翻技术具有省工、省时、省力、省钱、节能增产的良好效果,在曲周实验区不推自广,目前已有750hm~2的应用面积。

关键词: 玉米 秸秆还田 整株 原位 整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节水高产的生理基础和调控技术

河北农业科学 2000

摘要:通过多年对高产小麦节水的土壤、品种、植株、根系、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等方面生理基础的研究,发现在播前足墒条件下,冬小麦拔节前水分胁迫可诱发6种超补偿效应而达到节水高产。以此理论为基础构建起高产小麦的生态节水和生理节水并举的综合调控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 冬小麦 节水高产 生理 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优良品种及生产试验品种简介

河北果树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树腐烂病防治对策

北方园艺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苹果树腐烂病防治实践中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 ,提出了一套切合实际的防治对策 ,介绍了多效伤口涂剂———“灭腐新”及其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词: 苹果 腐烂病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树春季猝死原因及其防治

河北果树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滨海区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的引种及耐盐性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引种试验 ,对鲁梅克斯 K- 1杂交酸模的生长发育规律、营养成分、耐盐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杂交酸模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 ,营养价值高 ,蛋白质含量高达 2 0 %~ 38% ;繁殖力强 ,一年可刈割 4茬~ 5茬 ,每公顷收获鲜草 1 50 t左右。按照抗逆半衰减定义 ,该牧草耐盐力为 0 .32 5% ,只能抗中等盐碱。但收获携盐能力较强 ,从平均盐离子含量来看 ,每种植 1 hm2鲁梅克斯 ,通过牧草收割 ,一年可携走土壤中的盐分 1 50 kg~ 2 0 0 kg

关键词: 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 营养分析 抗盐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杀(抑)虫植物对淡色库蚊幼虫的毒效作用初步研究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0

摘要:目的 :了解河北地区杀虫植物资源概况 ,寻找和开发本省植物性杀 (抑 )虫剂。方法 :丙酮和植物干粉按 6∶1的比例浸泡提取 ,提取液以水稀释 30倍和 10 0倍浸渍处理淡色库蚊Ⅲ~Ⅳ龄幼虫。结果 :以 30倍稀释液处理 ,造成蚊幼虫死亡率达 5 0 %以上的植物有 44种 ;以 10 0倍液浸渍 ,造成蚊幼虫死亡率 95 %以上的植物共 7种 ,其中茵陈蒿、薄荷提取液的死亡率达 10 0 % ;试验中发现一些植物提取液对蚊幼虫具有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结论 :杀虫植物所含成分对不同昆虫生物活性的敏感性不同 ,蒺藜、茵陈蒿、薄荷、佩兰、曼佗罗、艹律 草等植物 ,在防制蚊虫方面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关键词: 杀(抑)虫植物 淡色库蚊 毒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IPT促进稻苗种子根侧根原基的发生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0 0 1~ 10mg/L的IPT能够促进稻苗种子根侧根原基的数目。与此同时 ,种子根的内源激素IAA和ABA的含量显著提高 ,而iPAs的含量下降。IPT处理后 ,稻苗种子根的吲哚乙酸氧化酶 (IAAox)的活性下降 ,过氧化物酶 (POD)的活性上升

关键词: IPT 水稻幼苗 侧根原基 含硫杀菌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花授粉作物大白菜和荞麦基因库种子繁殖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大白菜和荞麦 ,设 2 5、50、1 0 0、1 50、2 0 0株 5种不同群体 ;采用纱网隔离 ,人工链式、成对杂交及人工辅助或虫媒等不同授粉方式的田间种植试验。观察、记载主要农艺性状 ,测定各繁种方法与原种繁殖前后 9种同工酶 ,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 ,比较不同种群间及原种与繁殖后代间的差异显著性 (遗传相似性 )。提出这两种作物基因库种子的最佳繁种措施 :荞麦在网罩内种 50~ 1 0 0株 ,采用家蝇传粉 ;大白菜种植 50~ 1 0 0株 ,群体内进行人工链式杂交

关键词: 白菜 荞麦 基因库 种子 繁殖 同工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