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Hotelling T~2检验和多元方差分析在秦优7号油菜年份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秦优7号油菜在沿海地区的种植面积较大,但年份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仅从产量这单一性状上描述又存在着片面性和局限性。本研究采用Hotelling T2检验和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对秦优7号年份间的多个性状指标进行联合分析,寻找其中的差异性,并研究差异性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油菜 沿海地区 Hotelling T2检验 多元方差分析


国库集中支付体制下省级农业科学院的财务管理
《江苏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各省级农业科学院自身改革的发展,近年来省级农业科学院财务管理的外部、内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省级农业科学院的财务应是全方位的管理,既要适应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要求,也要适应单位内部以科研为主的各项事业发展的要求。文章从预算管理、预算执行、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绩效评价管理4个方面对国库集中支付体制下省级农业科学院的财务管理进行了分析。


不同浸种剂对水稻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涝害胁迫下抗氧化酶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发芽、土培以及大田试验,研究了自研浸种剂1至4号对水稻种子发芽、幼苗生长以及水涝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剂处理具有促进种子萌发与秧苗生长、增强秧苗抗逆性、提高秧苗综合素质等作用,作用效果在杂交品种和常规品种间有一定差异。在浸种24 h条件下,浸种剂1号效果最佳。与对照比较,浸种剂1号处理后发芽率、S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8.66%、17.43%、25.00%;叶绿素含量提高2.40%;MDA含量降低14.30%。


徐麦856的后期生理特性对其高产性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徐淮地区小麦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徐麦856、淮麦20和烟辐188的灌浆速度、单茎根系伤流量、根系重量、叶面积系数和顶2叶功能期天数,分析了生长后期生理特性对小麦高产性能的影响。[结果]徐麦856的平均灌浆速度最大。徐麦856的灌浆期分别比淮麦20和烟辐188延长4和2 d,徐麦856千粒重的年际变异系数较小。地下0~20 cm土壤中徐麦856的单位面积根系重量分别比淮麦20和烟幅188提高了46.7%和24.2%;地下20~40 cm土壤中徐麦856的单位面积根系重量分别提高了65.5%和13.3%。灌浆中后期徐麦856的平均单茎根系伤流量分别比淮麦20和烟辐188提高了31.9%和20.1%。徐麦856旗叶和倒2叶的平均功能期天数分别比淮麦20和烟辐188延长5和3 d。[结论]徐麦856的高产性能取决于其灌浆速度快、灌浆期长的生理特性。


总结经验,突出重点,开创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新局面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年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实施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取得的成效主要有:一是集成示范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系统适用于设施种植的果蔬与畜禽新品种;二是大力推广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系统现代高效农业的种植新技术;三是总结推广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系统现代高效农业的种(养)新模式;四是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开展科技培和多种形式的送技到村活动;五是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助推大学生村官创业培养计划;六是帮助所驻村组建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10年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指导对接服务县盐都区提升"菜篮子"产业和畜禽养殖产业两大工程,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同时探讨了各产业需抓好的几个突出问题和关键技术环节,作为科技服务单位拟采取的重点技术措施等,以确保专家驻村服务时间和质量,帮助发展壮大"一村一品"。


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感染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mRNA转录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及类圆环病毒因子P1感染组的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s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病毒感染后3 d,除TLR2和TLR10外,其余TLRs mRNA表达皆下调。此后不同时相感染组的TLRs mRNA表达水平基本都处于恢复、上调地位。具有明显变化的表现为感染后第24天和第40天,TLR2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此外,感染后第31天和第40天的TLR9 mRNA表达也呈现上调趋势(P<0.1)。结果提示,TLR2和TLR9介导的炎性反应可能在P1识别及其致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类猪圆环病毒因子 Toll样受体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实时定量PCR


江苏省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感差异性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以及t测验等统计方法,对2008—2009年2年江苏省中间试验7个试验组别所有参试品种的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明确: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感差异极显著,但没有发现高抗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或类型);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其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杂交中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杂交籼稻>中熟中粳迟播>中晚粳>早熟晚粳;杂交籼(粳)稻和常规粳稻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感差异不显著;早、中熟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即8月30日前抽穗)的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明显高于晚熟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即8月30日后抽穗);8月20日前抽穗和8月25日左右抽穗的水稻品种是水稻黑条矮缩病高发病的品种类型,是防治重点;中熟中粳稻品种如果推迟其播种期,其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明显降低。
关键词: 黑条矮缩病 水稻中间试验 方差分析 多重比较 t测验


浅谈科研院所财务对项目经费的全过程管理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科研院所项目管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项目从申报、立项、实施到完成验收的运转全过程纳入财务管理的范畴,主动实施全过程管理,将财务管理贯穿科研项目的始终,才能保质、保量、高效地完成项目实施,合理、有效地使用好项目资金。


江苏大丰市“双高生态棉”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棉花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江苏省大丰市"双高生态棉"创建项目实施情况,分析了公顷7500 kg(亩产千斤)子棉试验结果,提出了栽培的技术关键,指出了选用优良品种、促进早发壮苗、合理肥料投入、科学化控、主动防灾抗灾在棉花高产栽培中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