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草莓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草莓不同时期花蕾的花粉为试材,在不同培养时间调查花粉发芽率,以确定最佳观察材料和时间,并对11个不同品种的花粉生活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蕾的花朵为最佳试验材料,在培养基(10%蔗糖+0.1%硼酸+4 g.L-1琼脂粉)25℃下培养2.5 h后,基本达到最大花粉发芽率,可以进行花粉发芽率的调查。不同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野莓的花粉萌发率最高,丰香的花粉萌发率最低。

关键词: 草莓 品种 花粉萌发率 花粉生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丰水梨低温贮藏期间的酶促褐变机理

江苏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丰水梨为研究对象,分别于低温(0~1.5℃)贮藏30 d、60 d、90 d、120 d和150 d测定果实不同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总酚、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低温贮藏30~120 d内,丰水梨果皮和果肉的褐变指数均低于4%,且二者间无显著差异;低温贮藏120~150 d内,丰水梨果心和果皮的褐变指数均明显增加,且果心的褐变指数、PPO活性及MDA含量均显著高于果皮,而果心的POD活性和总酚含量则显著低于果皮;整个贮藏过程中(0~150 d)果肉未发生褐变。

关键词: 丰水梨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总酚 丙二醛 酶促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凤眼莲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去除贡献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人工模拟方法,研究了凤眼莲在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对N、P的吸收和去除作用。结果表明,凤眼莲在总氮(TN)、总磷(TP)初始浓度分别为2.06~20.08mg·L-1和0.14~1.43mg·L-1的4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均可正常生长,近1年的试验中,凤眼莲总生物量累计增加41.03~47.12kg·m-2,平均生物量增长率为0.096~0.262kg·m-2·d-1。凤眼莲地上部N和P平均含量分别为24.16~34.15mg·g-1和3.46~6.90mg·g-1;地下部N和P平均含量分别为11.76~18.45mg·g-1和6.02~8.50mg·g-1。凤眼莲在4种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和P吸收量累计分别为43.06~71.16g·m-2和8.68~16.63g·m-2,且随水体初始N、P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并与自身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N、P负荷较低的水体(Ⅰ和Ⅱ)中,凤眼莲吸收对N、P的去除贡献均超过100%,表明凤眼莲吸收利用了底泥中部分N和P;而在N、P负荷较高的水体(Ⅲ和Ⅳ)中,凤眼莲吸收对N、P的去除贡献也均超过42.32%和83.79%。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凤眼莲吸收在水体N、P去除中起主要作用。

关键词: 凤眼莲 富营养化水体 氮、磷吸收 去除贡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液-液萃取法按极性大小对甘薯叶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部、氯仿部、乙酸乙酯部、正丁醇部和水部等5个不同极性部位,并利用FRAP法和DPPH·法比较各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极性部位显示了差异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正丁醇部和氯仿部次之,石油醚部和水部较低,与参照的抗氧化剂相比,乙酸乙酯部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维生素C和BHT;5个极性部位的总酚含量与DPPH.清除能力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 甘薯叶提取物 极性部位 抗氧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叶面积、干物质积运及产量构成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穗型小麦的叶片功能、干物质积累与运转及产量构成特点,选用典型的多穗型、中间型和大穗型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花后叶面积、干物质的变化规律及产量构成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大穗型小麦的单茎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均大于多穗型和中间型,但最终产量表现为多穗型>中间型>大穗型。适当减小叶片面积,增加群体穗数,可能是提高大穗型小麦品种产量水平的重要技术途径。

关键词: 小麦 穗型 干物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新品种‘苏椒15号’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苏椒15号’是以‘05X新51’ב05X新24’配制而成的早中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大牛角形,青果绿色,成熟果红色,果面光滑,商品性好,果长18~20cm,平均单果质量96.9g,微辣,产量44000kg·hm-2,抗病耐贮,适宜于保护地栽培。

关键词: 辣椒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梨品种果实对梨轮纹病菌的抗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梨轮纹病菌 致病力分化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油菜科学技术发展50年

江苏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江苏省近50年(1959~2009)油菜品种改良、栽培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江苏油菜栽培技术发展,从总结群众经验起步,逐步研究建立了以"看苗诊断(施肥、管理实践)"为核心的"油菜‘三发’栽培技术"、以"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为路线的"油菜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和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标的"油菜保优、轻型、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等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江苏油菜品种改良经历了"甘蓝型油菜品种替代白菜型油菜品种"、"优质品种替代非优质品种"和"杂交油菜替代常规油菜"3个阶段。每一次品种更替的结果都是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是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发展引导油菜从"小作物"走向"大作物",推动了油菜产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江苏省 油菜 品种改良 栽培技术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花粉的离体萌发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无性系茶树品种龙井长叶花粉为材料,通过离体条件下花粉的萌发来探讨茶树离体花粉萌发的最适条件及最适保存方法。取蕾白期茶树花苞,干燥15 h后取花粉,以30 mmol/L的MES缓冲液(pH值5.5)为母液配制0.01%H3BO4+0.03%Ca(NO3)2+10%蔗糖+15%聚乙二醇4000(PEG-4000)溶液(pH值6.5),作为基本培养基,统计不同组分的浓度、不同pH值和不同碳源对25℃处理1 h的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适液体培养基是:0.01%H3BO4+0.05%Ca(NO3)2+5%PEG-4000+5%麦芽糖,pH值在5.0~6.0之间(30 mmol/L MES)。在此条件下的萌发率为82.24%,花粉管生长长度为492μm。

关键词: 茶树 花粉 离体培养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YD4-6和NV11-4菌株抑菌活性及诱导水稻防御性相关酶活性变化

微生物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麦田和蔬菜地土样中筛选到2株具有较高抗菌活性的生防菌株YD4-6和NV11-4,测定了其抑菌活性和诱导水稻防御性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YD4-6和NV11-4对水稻纹枯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两菌株均不产生几丁质酶活性,但NV11-4能产生纤维素酶活性。针对其对水稻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差异及其特性,研究了2个菌株诱导水稻防御性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YD4-6和NV11-4菌株均可有效诱导水稻PPO、POD、PAL、SOD活性增强,MDA含量升高。接种水稻纹枯病菌和使用YD4-6和NV11-4菌株,在使用48 h后,水稻防御酶的活性增加并达到最高,其中NV11-4菌株诱导活性比较持久;YD4-6使用后,诱导水稻的MDA含量增幅较大。结果显示,2个菌株均可有效的诱导水稻防御性酶活性增强和MDA含量增加。经16S rRNA鉴定后,菌株Y4-6确定为蜡质芽孢杆菌,NV11-4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关键词: YD4-6和NV11-4 抑菌活性 水稻 防御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