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响应黑腐果胶杆菌侵染的生理生化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侯丽娟

作者: 侯丽娟;马永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黑胫病;防御性酶活;木质素;总酚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4 年 37 卷 010 期

页码: 2194-22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由黑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um,Pa)引起的马铃薯黑胫病,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抗性品种对马铃薯黑胫病菌的生理反应,以期阐明马铃薯抗病品种如何调节防御酶活性及生化物质含量来抵御病原菌的侵害。【方法】选用抗病品种青薯9号和感病品种乐薯1号为试验材料,在温室盆栽种植条件下接种马铃薯黑腐果胶杆菌,分析接种后不同时间点(1、2、3、4 d)时SOD、CAT、POD、PPO、PAL和β-1,3-葡聚糖酶的酶活性,以及木质素和总酚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接种Pa后,在抗病品种中,CAT、SOD、PPO和PAL酶的活性,以及木质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在侵染初期表现出较高的POD活性,但随着侵染时间增加,POD活性的增长速率和峰值在2~3 d逐渐低于抗病品种。尽管,β-1,3-葡聚糖酶活性和总酚含量在不同抗性品种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但两者在接种后1~4 d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结论】SOD、CAT、POD、PPO、PAL的酶活性水平以及木质素和总酚含量在抗病和感病品种中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抗病品种在接种病原菌后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速率明显高于感病品种。

分类号: S435.32

  • 相关文献

[1]复合型肥料对辣椒素及其相关次生代谢物质积累的影响与相关分析. 苏丹,蓬桂华,韩世玉,耿广东. 2016

[2]马铃薯黑胫病菌分离纯化体系的建立. 董学志,胡林双,魏琪,邱彩玲,闵凡祥,杨松,李永刚. 2013

[3]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治马铃薯黑胫病田间药效试验. 闫佳会. 2020

[4]马铃薯黑胫病生防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孟焕文,赵远征,梁东超,昊翔,周洪友,王东. 2020

[5]首次于青海省发现Pectobacterium polaris引起马铃薯黑胫病. 刘思邈,孙清华,张凤军,马永强,冯志文,张若芳. 2022

[6]马铃薯黑胫病田间防治药剂筛选. 李建军,刘世海,惠娜娜,王立,李继平. 2010

[7]广东马铃薯黑胫病的病原鉴定. 佘小漫,蓝国兵,何自福,汤亚飞,杜振国,罗方芳. 2015

[8]冬春不同栽培环境下‘宁海白’枇杷幼果酚类物质含量与代谢的变化. 冯健君,陈俊伟,徐红霞,谢鸣,吴延军,张慧琴. 2010

[9]李品种资源果实抗氧化活性分析. 马小雪,章秋平,刘威生,刘宁,张玉萍,徐铭,刘硕,张玉君. 2019

[10]甘薯块根抗黑斑病酚类物质代谢的研究. 刘美艳,孙厚俊,王景景,王考艳,申杰,刘丹,张健,谢逸萍. 2012

[11]大豆不同品种次生代谢产物及相关酶类含量与抗食心虫的关系. 庄炳昌,岳德荣,王玉民,李建平,谢雪菊,徐豹. 1992

[12]非洲菊叶外植体组培中影响褐化因素及机理初探. 夏小环,王静,尹梅,陈志伟,陈善娜. 2006

[13]MeJA处理对枇杷果实采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陈伟,金文渊,杨震峰,曹士峰. 2012

[14]李属果树果实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检测研究进展. 马小雪,章秋平,刘威生,刘宁,张玉萍,徐铭,刘硕,张玉君. 2018

[15]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植物总酚和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廉美娜,朱玉环,徐长林,尚占环,龙瑞军. 2012

[16]以豆渣为原料的素肉产品挤压前后营养因子含量变化. 吕斌,于寒松,王玉华,朴春红,刘俊梅,代伟长,胡耀辉. 2016

[17]玫瑰香葡萄生长期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李杨昕,张元湖,田淑芬,李玲玲. 2007

[18]抗褐变剂对阿月浑子外植体褐变以及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冷平生,于菲,何敬房,卢迪,姬谦龙. 2012

[19]烹饪方法对黄瓜中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丁莹,李艺,刘贤金,梁颖. 2018

[20]高压均质对桑葚汁中抗氧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决登伟,桑雪莲.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