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兰花植株残体还田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卫松

作者: 赵卫松;李社增;鹿秀云;郭庆港;王亚娇;王培培;张晓云;董丽红;苏振贺;马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西兰花残体;棉花;安全性;黄萎病;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449-4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温室和田间试验条件下西兰花植株残体还田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以及西兰花残体对棉花生长的安全性,以期为深入研究西兰花植株残体对棉花黄萎病的生态防治机制提供依据。将粉碎的西兰花植株残体与培养基质分别按1%、3%、5%、7%和14%处理混匀,在(28±2)℃条件下分别腐解7和30 d后种植棉花,测定其对棉花出苗率、株高的影响以及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腐解时间为7 d,西兰花残体处理比例为1%和3%时,棉花出苗率与不添加西兰花残体的空白对照处理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对株高具有显著促生长作用,增幅分别为19.46%、42.41%和36.96%;西兰花残体添加比例为5%、7%和14%时,对出苗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当腐解时间为30 d时,上述各比例西兰花残体处理后的棉花出苗率和株高与空白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西兰花残体处理显著降低了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其21 d后的防治效果达到72.55%。田间试验表明,西兰花残体在棉花全生育期内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43.06%。综合分析表明,西兰花残体的施入,促进了棉花生长,降低了黄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且在发病初期的防治效果优于后期。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西兰花残体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生态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最终为棉花黄萎病的绿色防控和化学农药的减量提供了新途径和思路。

分类号: S435.621.2

  • 相关文献

[1]生物肥和内生菌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陈丽萌,蔡立旺,施庆华,陈建平,张萼,王海洋. 2013

[2]滴施有机水溶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黄萎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王凡,张栋海,马丽,李克福,张文霞,刘江生,兰红铃,陈云. 2018

[3]“棉萎克”喷雾加滴灌防治新疆棉田黄萎病效果初报. 师勇强,师勇强,马银虎,刘爱忠,冯自力,冯鸿杰,赵丽红,魏锋,朱荷琴. 2020

[4]“入田”拌种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张德政,张德政,朱荷琴,冯自力,师勇强,冯鸿杰,赵丽红,魏锋,彭军. 2020

[5]棉萎克滴灌对棉花黄萎病、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朱荷琴,朱荷琴. 2019

[6]枯草芽孢杆菌对南疆棉花黄萎病、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师勇强,师勇强,冯自力,冯鸿杰,魏锋,赵丽红,朱荷琴. 2017

[7]“棉萎克”滴灌对棉花黄萎病、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师勇强,冯自力,魏锋,冯鸿杰,赵丽红,朱荷琴. 2019

[8]一滴灵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李桃,王淑平,柴彦,孟令新,燕国胜,李社增,贺晓杰,鹿秀云. 2015

[9]3种微生物菌剂对新疆棉花主要病害田间防效评价. 戴爱梅,许秀,霍瑞,李杰,马腾飞,李进,娄善伟. 2022

[10]27%二甲戊灵·砜吡草唑乳油防治棉花田一年生杂草效果与安全性. 李琦,郭文磊,孟琦,于金萍,刘亦学,张惟. 2021

[11]土壤添加西兰花残体对棉花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碳代谢特征的关系.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鹿秀云,勾建军,马平. 2023

[12]复合菌剂对草莓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刘苏闽,周冬梅,杨敬辉,刘红霞,李红叶,郭坚华. 2010

[13]微生物菌肥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吕博,孟庆忠,张成,韩光明,陈全求,房健,易先达. 2020

[14]棉花黄萎病疑似病田的卫星遥感监测——以TM卫星影像为例. 陈兵,王克如,李少昆,肖春华,王方永,苏毅,唐强,陈江鲁,金秀良,吕银亮,刁万英,王楷. 2012

[15]棉花抗黄萎病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李卫华,胡新燕,杨峰,丁震乾. 2002

[16]棉花抗黄萎病的RAPD标记. 房卫平,许守明,孙玉堂,唐中杰,王家典. 2001

[17]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种综合效益比较. 马奇祥,王振宇,崔小伟,郝俊杰,杜学云. 2010

[18]无病土育棉苗对黄萎病及苗病的防治效果. 孔令甲,李明福. 1996

[19]黄萎病发生级别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刘志欣,李海山,王献革. 2013

[20]不同级别黄萎病对棉花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 周玉,赵鸣,马惠,夏晓明.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