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替代氮肥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永增

作者: 崔永增;韩江伟;姚海坡;姚艳荣;吕丽华;贾秀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有机肥;氮素积累;氮素运转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24 年 39 卷 001 期

页码: 135-1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有机肥部分替代氮肥是实现作物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探索了小麦有机氮部分替代化肥氮的适宜配比,以及替代后氮素累积、运转以及利用的特征,以期为河北地区冬小麦氮肥减量增效技术提供依据.2021-2023年在河北宁晋进行小麦大田试验,设置9个处理.T1,无氮,单施化肥磷钾肥;T2,高效施肥,单施化学氮磷钾肥;T3~T7,有机肥分别替代T2的20%,40%,60%,80%,100%的氮肥;T8,传统施肥,单施化学氮磷钾肥;T9,有机肥替代T2 100%的氮肥+液态氮肥.2 a试验结果表明,100%替代率+液态氮处理可获得较高的小麦产量;其次是40%替代率处理,其产量与高效施肥处理相当,且试验第2年远高于传统施肥处理.100%替代率+液态氮处理通过起身期补充速效氮,提高了茎叶中氮素含量,植株氮素累积量与高效施肥和传统施肥处理相当;40%,80%替代率处理同样获得与高效施肥处理相当的氮素累积量.20%~100%替代率处理(包括液态氮处理)可以实现较高的茎叶氮素运转率和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其中100%替代率+液态氮处理肥料氮吸收利用效果好,获得了较高的肥料氮累积量、氮肥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其效果与高效施肥处理相当或略高;其次是40%替代率处理,其效果与高效施肥处理相当或略低.综上,100%替代率+液态氮处理小麦产量、植株氮素累积量、氮素运转率、籽粒氮素累积量及氮效率俱佳,其次是40%替代率处理.

分类号: S141.1

  • 相关文献

[1]水氮互作对夏玉米氮素积累运转及利用的影响. 夏来坤,薛华政,李川,李丽华,徐蓬. 2018

[2]缓释尿素对两种土壤小麦氮素运转、产量和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袁嫚嫚,邬刚,孙义祥,张祥明,王文军,曹哲伟. 2018

[3]施氮量对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岳芳,陈留根,周炜,王子臣,薛新红. 2009

[4]两系杂交水稻两优363制种的施氮量效应. 王伟义,崔必波,孙扣忠,王春云,许正荣. 2014

[5]基于氮素运转原理和GRA-PLS算法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预测. 李振海,徐新刚,金秀良,张竞成,宋晓宇,宋森楠,杨贵军,王纪华. 2014

[6]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氮素积累及分布与运转特点. 赵淑章,季书勤,王绍中,赵献林. 2005

[7]追氮时期和施钾量对小麦氮素吸收运转的调控. 郭明明,赵广才,郭文善,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王美,亓振,王雨. 2016

[8]嫁接与施氮对甜瓜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薛亮,马忠明,杜少平. 2017

[9]稻草还田条件下基施有机肥对小麦产量及生长的影响. 李波,刘建,汪波,薛亚光,魏亚凤. 2015

[10]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筋力型小麦品质的影响. 贾辉辉,冯国华,刘东涛,张会云,王静,马红勃,陈荣振,张爱君. 2015

[11]黄潮土麦作期间有机肥供氮量的研究. 陈川,张山泉,庄春,孙春梅,陈宗明,杨彩云. 2007

[12]麦作期间土壤及有机肥供氮量的研究. 陈川,张山泉,庄春,孙春梅,陈宗明,杨彩云. 2006

[13]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产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秦永林,石晓华,贾立国,康文钦,樊明寿. 2019

[14]解淀粉芽胞杆菌PHODB35对小麦的促生作用及产量影响. 赵卫松,李社增,鹿秀云,张晓云,王培培,郭庆港,齐永志,董丽红,毛晓曦,苏振贺,马平. 2019

[15]有机肥施用对稻麦轮作系统作物生产和土壤健康的影响. 王先挺,王斌,孙万春,马军伟,林辉. 2020

[16]有机肥替代部分化学氮肥对春小麦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刘亦丹,迟凤琴,谷思玉,张久明,张一雯,匡恩俊,宿庆瑞. 2020

[17]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品质及氮素效率的影响. 吕丽华,姚海坡,曹志敏,张经廷,姚艳荣,贾秀领. 2022

[18]不同保墒与土壤结构改良措施对土壤结构及小麦、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赵世伟,潘晓莹,张洁梅,高翠民,王越,何方. 2018

[19]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陈志龙,陈杰,许建平,张永春. 2013

[20]镉锌复合污染对小麦籽粒镉累积的影响和有机肥调控作用. 华珞,白铃玉,韦东普,陈世宝.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