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密度和氮素互作对垂穗披碱草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段媛媛

作者: 段媛媛;王淳忆;张曹莉;郭富康;郭正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株密度;氮素添加;互作;垂穗披碱草;生物量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21 年 024 期

页码: 9815-98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是高寒地区建植和改良栽培草地的首选草种。虽然合理植株密度和氮素添加量是垂穗披碱草栽培草地稳产的关键因子,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最佳互作组合仍不清楚。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植株密度(58、102、146株/m2)和氮素添加量(0、200、400 mg/kg)组合状态下垂穗披碱草株高、单株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系体积和地上地下生物量比,以确定理论上是否存在植株密度和氮素添加量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随植株密度增加,垂穗披碱草株高、地上生物量和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值均先增加后降低,而单株分蘖数逐渐减小,根系体积和地下生物量先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随氮素添加量增加,垂穗披碱草单株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和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值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地下生物量逐渐降低。植株密度与氮素添加量互作虽然对垂穗披碱草的根系体积和单株分蘖数没有显著影响,但两者互作显著影响了垂穗披碱草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地上地下生物量比(P<0.01),这些指标与植株密度和氮素添加量的关系均表现为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面。当植株密度为102株/m2和氮素添加量为200 mg/kg时,垂穗披碱草栽培草地产量最大,生物量分配最优。垂穗披碱草植株密度和氮素添加互作时理论上存在最佳组合,这为垂穗披碱草栽培草地的田间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43.9

  • 相关文献

[1]施氮和灌溉互作对垂穗披碱草生物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 文雅,周培,张忠雪,段媛媛,冯甘霖,邓雨森,郭正刚. 2020

[2]不同氮素添加水平对紫花苜蓿生长性能的影响(英文). 万里强,李向林,王丹,谢开云,何峰,吕会刚,吴维达. 2015

[3]不同氮素添加水平对紫花苜蓿生长性能的影响. 万里强,王丹,何锋,吕会刚,谢开云,李向林,王栋,秦燕. 2014

[4]不同氮素添加水平对紫花苜蓿生长性能的影响(英文). 万里强,李向林,王丹,谢开云,何峰,吕会刚,吴维达. 2015

[5]灌溉量和密度对垂穗披碱草生长性能和物质分配的影响. 冯甘霖,文雅,段媛媛,郭正刚. 2019

[6]温度和混播比例对红豆草-垂穗披碱草群体生长及种间竞争的影响. 蒋汶桃,苑广源,沈禹颖,杨宪龙. 2021

[7]不同盐浓度下播种量对紫花苜蓿植物学特性的影响. 舒朝成,刘彤,王倩,于成,庞晓攀,郭正刚,刘慧霞. 2017

[8]沙打旺黄矮根腐病在我国北方5省区的分布与危害. 李彦忠,南志标,张志新,刘永儒,高兴业,郑健勋. 2011

[9]水、氮控制对短花针茅草原土壤呼吸的影响. 李寅龙,红梅,白文明,韩国栋,王海明,周萌. 2015

[10]氮素添加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长芒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韩炳宏,尚振艳,袁晓波,安卓,文海燕,李金博,傅华,牛得草. 2016

[11]氮素添加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长芒草氮磷重吸收率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安卓,牛得草,文海燕,杨益,张洪荣,傅华. 2011

[12]氮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花期物候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章志龙,刘旭东,贾鹏,杜国祯. 2013

[13]水、氮控制对短花针茅草原气体交换的影响. 李寅龙,红梅,白文明,韩国栋,王海明. 2014

[14]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荒漠草原短花针茅氮磷特征的影响. 白春利,刘永志,王明玖,单玉梅,哈斯呼. 2016

[15]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功能群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李文娇,王慧,赵建宁,皇甫超河,杨殿林. 2015

[16]氮素添加对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生产力的影响. 金正亮,樊文韬,张璞进,张国龙,褚文彬,武典君,青格乐. 2022

[17]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李文娇,刘红梅,赵建宁,修伟明,张贵龙,皇甫超河,杨殿林. 2014

[18]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无机氮含量对氮素添加的响应. 张金玲,于丽,赵建宁,李刚,杨殿林. 2017

[19]降水变化和氮素添加对荒漠草原土壤碳通量的影响. 彭大庆,王海,塔娜,韩文军,王珍,哈斯巴根,石红霄,那日苏. 2022

[20]氮素和水分添加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白春利,阿拉塔,陈海军,单玉梅,额尔敦花,王明玖.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