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技术类型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琛

作者: 王琛;吴敬学;钟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粮食安全;资源禀赋;生物化学型技术;机械型技术;调节效应

期刊名称: 农业现代化研究

ISSN: 1000-0275

年卷期: 2014 年 35 卷 05 期

页码: 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生产发展,粮食产量实现了历史突破性的"十连增",但由于受到了资源禀赋限制和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影响,未来中国粮食产业增产潜力并不容乐观。选取水土资源、劳动力资源作为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而打破约束实现粮食持续增产的唯一手段是必须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来支撑农业发展。通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受到生物化学型技术和机械型技术的干扰型影响,在目前资源禀赋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未来依然能够实现粮食可持续的增产可行路径是增加两类技术的要素投入,其中生物化学型技术投入在粮食生产中起主要影响作用,应作为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以及近几年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尤其是以农业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将为中国粮食产业带来革新。

分类号: F326.11

  • 相关文献

[1]农业技术进步视角下的中国玉米生产增长路径选择-基于2004~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 王志丹,李干琼,潘荣光. 2021

[2]天达-2116浸种对马铃薯的调节效应. 龙友华,夏锦慧. 2009

[3]丰尔安对冬小麦生长的调节. 李巧云,张彦右,翟彩霞,陈丽莉. 2005

[4]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机作业服务与农业科技培训对粮食生产的调节效应研究-基于江西省的微观调查数据. 彭柳林,池泽新,付江凡,余艳锋. 2019

[5]非洲猪瘟疫情对中国居民肉类消费的影响. 郝旺,石自忠,杨健卿,胡向东. 2023

[6]粮食生产效率: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具有调节效应吗?——基于江西省粮食主产县500农户的调查. 彭柳林,吴昌南,张云,张志芳,王勇. 2018

[7]未来预期、农户分化与宅基地退出抉择. 冯娜娜,孙博睿,赵启然,孙小龙. 2021

[8]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 刘枢灵,滕晨光,王太祥. 2023

[9]微量元素与激素对盐渍土棉花生长和生理生化变化调节效应的研究. 辛承松,唐薇,魏乐海. 2002

[10]信贷需求抑制对农户耕地质量提升型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基于农户分化的调节效应分析. 魏昊,夏英,李芸,吕开宇,王海英. 2020

[11]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产量、品质和旗叶光合作用的调节效应. 张定一,党建友,王姣爱,裴雪霞,杨武德,苗果园. 2007

[12]农地转入、农户风险偏好与种植结构调整-基于CHFS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高延雷,张正岩,王志刚. 2021

[13]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建设分析与展望——以长治市壶关县和黎城县为例. 吕凯,雷锦霞. 2019

[14]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的比较探究-以上海市金山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为例. 吴天强,马佳,杨德利,李珂欣. 2019

[15]平原与山地市域中药材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以亳州和三门峡为例. 方雅冰,李全新. 2020

[16]中国不同区域的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基于技术诱导理论与发达国家经验. 洪宇,陈秧分,刘坚. 2024

[17]德国农业4.0发展经验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肖红利,王斯佳,许振宝,李哲敏. 2019

[18]粮食生产的协调性测度与评价研究. 袁世一,李干琼. 2024

[19]不同资源禀赋下农户参与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意愿与差异性. 李连英,聂乐玲,吴欣霞,李庆,魏建美. 2020

[20]世界不同资源禀赋国家粮食发展战略之比较. 刘冬梅,李建平.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