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8S rRNA基因测序基础上的锥虫分子分类学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光远

作者: 刘光远;田占成;龚真莉;谢俊仁;李知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锥虫;18S rRNA基因;分子分类学

期刊名称: 中国兽医学报

ISSN: 1005-4545

年卷期: 2009 年 29 卷 09 期

页码: 1140-11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我国湖北、广西、新疆和浙江4省的伊氏锥虫及1株布氏锥虫进行分子分类学研究。用分离的锥虫感染实验动物,自感染小鼠的红细胞或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锥虫18S rRNA序列设计1对锥虫通用引物,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GEM-T载体中,经酶切、PCR确定,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7个锥虫分离株的18S rRNA基因大小为2188 bp。利用DNAS-tar对试验所获得的这7株锥虫和GenBank中部分锥虫的18S rRNA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建立2个进化系统发生树。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及系统发生树显示:自我国上述4省分离的伊氏锥虫来源于同一株系,布氏锥虫和广西分离的伊氏锥虫株的18S rRNA核苷酸与其他锥虫分离株仅有较小差异,与国外的6株锥虫的同源性为99%~100%,与另外7株的同源性为62%。

分类号: S852.72

  • 相关文献

[1]基于18SrRNA基因测序基础上的锥虫分子分类学. 刘光远,田占成,龚真莉,谢俊仁,李知新. 2009

[2]在我国黑线姬鼠体内首次分离一株Trypanosomagrosi的报道. 关贵全,牛庆丽,杨吉飞,李有全,高金亮,罗建勋,殷宏. 2011

[3]白细胞介素17及其在寄生虫学上的研究新进展. 李中原,李佳缘,王燕,袁子国,周东辉. 2012

[4]白细胞介素-15在寄生虫学上的研究进展. 李佳缘,李中原,王燕,徐民俊,朱兴全. 2011

[5]建立于18SrRNA基因测序基础上的羊巴贝斯虫分子分类学研究. 刘爱红,罗建勋,关贵全,马米玲,刘志杰,党志胜,高金亮,任巧云,殷宏. 2004

[6]牛中华泰勒虫新种(梨形虫亚目:泰勒虫科)2.分子分类学研究. 白启,刘德考,刘光远,殷宏,赵启祖,任家信,李新. 2002

[7]利用RAPD对中国热带地区疫霉菌分类的初步研究. 郑服丛,ElaineWard. 1998

[8]五种寄生虫基因组研究进展. 张萍,刘光远,田占成,罗金,谢俊仁. 2011

[9]锥虫谷胱甘酰亚精受还原酶(TR)的研究概述. 钟淑梅. 2000

[10]几种典型藻华生物的分子分类学分析. 侯建军,赖红艳,黄邦钦,刘绍平. 2008

[11]锥虫中的RNA剪辑. 钟淑梅,沈杰. 2000

[12]锥虫抗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廖党金,沈杰. 2000

[13]锥体科寄生原虫赖以生存的机制及其应用前景. 田占成,刘光远,白启. 2005

[14]分子世界里的海洋微生物生态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李秋芬,David A.Caron. 2007

[15]锥虫谷胱甘酰亚精胺还原酶(TR)的研究概述. 钟淑梅. 2000

[16]感染黄牛和牦牛的皮蝇分子分类学研究. 关贵全,罗建勋,马米玲,刘志杰,高金亮,党志胜,刘爱红,杨东英,王艳华,孙红武,李文卉,任巧云,ChantalBoulard,殷宏. 2004

[17]利用RPAD对中国热带地区疫霉菌分类的初步研究. 郑服丛,Ward.,E. 1998

[18]甘薯和巴西牵牛18S rRN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王振东,王晓华,乔奇,张德胜,秦艳红,田雨婷,张振臣. 2011

[19]云南猪场隐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种类鉴定. 韩建强,石莲琴,吴杰,李朝,朱兴全,邹丰才,罗满林. 2018

[20]早熟艾美耳球虫上海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观察. 陈兆国,米荣升,于慧珠,郝言明,胡义彬,黄燕,李正锋,李艳,林矫矫.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