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菜适合机械化收获关键农艺性状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勤
作者: 李勤;刘小焱;盛紫微;曲昭杰;罗涛;王晶;蒯婕;汪波;李俊;徐正华;周广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菜;机械化收获;倒伏;裂角;理想株型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1053-10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当前,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矛盾突出。油菜主产区中的长江流域,油菜生产与粮食争地矛盾小,因此油料生产的关键在于发展油菜生产。传统的油菜生产用工量大、劳动力成本高、效益低,种植技术制约了我国油菜产业发展,因此“种、管、收”环节机械化生产是提升我国油菜生产水平的关键。从油菜生物学特点、农民种植习惯及轮作制度看,这三个环节中,收的环节提升空间大,特别是机械收获损失率较高,仍在低水平徘徊。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油菜种植面积、产量特点及机械化生产现状,综述了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品种特性和选育目标、关键农艺性状的栽培调控措施及机械收获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我国油菜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及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油菜角果裂角力的定量测定. 谭小力,张洁夫,杨莉,张志燕,周佳,姜松,戚存扣. 2006
[2]油菜抗裂角研究进展. 文雁成,傅廷栋,涂金星,马朝芝,沈金雄,张书芬. 2009
[3]油菜裂角的研究进展. 谭小力,戚存扣,夏宗伟,林家旺. 2006
[4]油菜抗裂角性状的研究进展. 朱程,唐世义,黄桃翠,刘希忠,胡承伟,李尚. 2019
[5]甘蓝型油菜分枝角度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及遗传效应. 汪文祥,胡琼,梅德圣,李云昌,周日金,王会,成洪涛,付丽,刘佳. 2016
[6]罗平县油菜生产机械化收获经济效益分析. 吴进明,雷元宽,符明联. 2014
[7]甘蓝型油菜的抗裂角性鉴定及品种筛选. 彭鹏飞,李云昌,胡琼,刘凤兰,李英德,徐育松,梅德圣. 2009
[8]江西省油菜机械化生产模式与应用分析. 药林桃,曹晓林,陈盾,陈绪红,叶春. 2014
[9]油菜机械化收获关键技术. 张尧锋,张冬青,余华胜,林宝刚,华水金. 2012
[10]油菜茎的解剖结构和倒伏关系的研究. 姜维梅,张冬青,徐春霄. 2001
[11]种植密度对油菜正反交组合产量与倒伏相关性状的影响. 娄洪祥,姬建利,蒯婕,汪波,徐亮,李真,刘芳,黄威,刘暑艳,尹羽丰,王晶,周广生. 2021
[12]油菜倒伏的研究趋势. 罗斌,郭凯红,李保军,赵亚军,赵卫国,赵小萍,王灏. 2018
[13]水稻理想株型品种的生产潜力及其相关特性研究. 吕川根,谷福林,邹江石,陆曼丽. 1991
[14]旱稻株型育种研究. 曹少鲲,马铭泽. 2011
[15]浅谈玉米的理想株型. 孙军玲,王蕴玉,李志光. 2010
[16]水稻卷叶性状的遗传特性及其优异性表现. 石邦志,孙灿慧,陈文强,周乐良,伍祥,张上都,李甫荣. 2011
[17]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优良恢复系6958 R的选育. 张瑞茂,李敏,陈大伦. 2011
[18]水稻冠层的田间原位三维数字化及虚拟层切法研究. 石利娟,马韫韬,邓启云,李保国,郭焱. 2009
[19]广西超级稻研究现状及育种对策. . 2006
[20]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研究进展. 邓启云,刘国华,庄文,陈立云.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油菜品种改良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胡志勇;鲜孟筑;李俊
关键词:油菜;品种改良;发展趋势;分子育种
-
牧草的重金属胁迫效应及修复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吴雅芬;周柳婷;王义祥;罗涛;黄小云;黄秀声
关键词:牧草;重金属污染;修复机制;影响因素;强化措施
-
基于矿物元素指纹图谱对新疆皮山红羊真实性鉴别
作者:赵莱昱;张鸿儒;王晶;张春晖
关键词:皮山红羊;矿物元素;判别分析;真实性
-
天然抗氧化剂对玉米油热致异构体的影响
作者:田莹俏;李甜;张妤;贺凡;王晶;郭芹
关键词:天然抗氧化剂;玉米油;反式脂肪酸;共轭脂肪酸;抗异构;诱导异构
-
种母鸡与商品蛋鸡生产及营养需要差异研究进展
作者:卢欣欣;张封东;王晶;张海军;邱凯;武书庚
关键词:饲养管理;精准营养;生产性能;种母鸡;商品蛋鸡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禽用饲料中苏丹红、罗丹明B和酸性橙Ⅱ等6种染色剂含量
作者:李宏;贺习文;晁娟娟;李俊;武治勇;杨森
关键词:禽用饲料;苏丹红;罗丹明B;酸性橙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QuEChERS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饲料级磷酸盐理化特性评价
作者:廖莹;刘巍;李军国;李俊;杨洁;沈水宝;张玉柱;李悦伊;李春
关键词:饲料;理化特性;主成分分析;饲料级磷酸盐;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