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钗石斛类原球茎转化子选择方式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罗玉容

作者: 罗玉容;杨翠芹;秦耀国;李智斌;黎扬辉;廖飞雄;刘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金钗石斛;类原球茎;选择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286

年卷期: 2008 年 30 卷 01 期

页码: 119-1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确立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金钗石斛类原球茎的适宜的选择体系,利用液体纸基、固体培养基与液体滤纸桥3种培养方式,以0,20,40,50,60,80 mg/L质量浓度的潮霉素(Hyg)梯度试验,发现不同培养方式的选择效果有所差异。当使用液体纸基培养在50 mg/L Hyg的选择压下,20 d后可使材料死亡;使用固体培养基时,60 mg/L Hyg的选择压下,1个月以上才见效;在40 mg/L的选择压下,液体滤纸桥选择需要26~29 d。固体培养基选择需要较高的Hyg质量浓度且选择周期长,液体纸基选择可缩短时间,但容易造成转化细胞的生长抑制甚至死亡,比较而言液体滤纸桥是较好的选择方式。

分类号: S682.31

  • 相关文献

[1]金钗石斛叶艺性状保持及丛生芽增殖研究. 杨澜,刘鹏飞,王爱华,许红娟,谢双萍,陈之林. 2016

[2]金钗石斛中一个新的木防己毒烷型倍半萜. 杜国鑫,蔡彩虹,夏益华,黄圣卓,梅文莉,戴好富,陈惠琴. 2024

[3]海口羊山地区金钗石斛病虫害种类调查与药剂防治. 刘迎,陈青,梁晓,伍春玲. 2021

[4]春石斛品种Dendrobium Second Love‘Tokimeki’与金钗石斛多糖免疫活性的比较研究. 王再花,李杰,章金辉,徐晔春,叶庆生. 2016

[5]金钗石斛的研究进展. 刘莉,李智敏,李晚谊. 2009

[6]赤水金钗石斛"鱼肚兰"的基因组特征. 史雪叶,王维泽,杜致辉,晋宇轩,陈之林,付少彬. 2024

[7]金钗石斛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赵秋菊,崔学强,邓杰玲,黄昌艳,欧美景,李红燕,张自斌. 2023

[8]6种叶面肥对海南林下栽培金钗石斛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刘迎,陈青,梁晓,伍春玲. 2021

[9]LED光质对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组培苗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姜勇强,吴瑶,方中健,叶广英,惠俊爱,周荣,王再花. 2025

[10]线艺兰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李丽,罗君琴,聂振鹏,孙建华,柯甫志,徐建国. 2008

[11]大花蕙兰类原球茎薄切片高频诱导体系的建立. 孙崇波,刘玫,谢鸣,蒋桂华,施季森,郭方其. 2008

[12]景天科植物初恋、冬美人植株再生及类原球茎发生机理研究. 秦扬,刘春,张黎. 2016

[13]蝴蝶兰类原球茎增殖和脱分化的研究. 徐晓薇,柴明良,姚丽娟,曾爱平. 2006

[14]铁皮石斛类原球茎液体悬浮培养增殖体系构建. 鲍腾飞,徐步青,王芬,孟金玲,林霞,钱仁卷,崔永一. 2010

[15]浙江金线莲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陈常理,骆霞虹,唐楠楠,余杨,安霞,李文略,朱关林,李珊,程舟,金关荣. 2019

[16]植物生长调节剂对3个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ium)品种类原球茎及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周音,张建军,殷丽青. 2013

[17]文心兰原球茎生长和分化过程中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 尤海波. 2012

[18]春石斛的工厂化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廖飞雄,王恒明,黄群慧. 2006

[19]紫花苞舌兰类原球茎诱导及植株再生. 刘帆,朱文丽,黄明忠,丁泽婷,唐燕琼. 2017

[20]荆半夏类原球茎组培快繁体系的优化. 李先良,赵志常.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