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源无乳链球菌对喹诺酮耐药的基因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孟肖潇

作者: 孟肖潇;吴建勇;洪都孜·波拉提;李建军;古努尔·吐尔逊;努尔拜合提·努尔旦;杨学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喹诺酮类药物;奶牛乳腺炎

期刊名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5470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359-3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3种喹诺酮类药物对110株奶牛隐性乳腺炎无乳链球菌(分离自中国10省区21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PCR检测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并分析其突变位点.结果表明:110株牛源无乳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5.5%、98.2%、94.5%;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对其他2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且均发生了QRDR基因突变,氨基酸突变位点有GyrA的Ser81Leu、Glu85Lys, ParC的Ser79Phe、Asp83Tyr, ParE的Asp437Asn,其中,耐药菌基因最主要的突变类型是GyrA(Ser81Leu)+ParE(Asp437Asn),该突变类型对喹诺酮类药物呈中高度耐药;ParC的Ser79Phe或Asp83Tyr突变类型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下降,ParC的Ser79Phe突变与GyrA的Ser81Leu或Glu85Lys突变联合时,对喹诺酮类药物高度耐药.本研究结果对兽医临床上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控制及合理使用提供了一些依据.

分类号: S858.23

  • 相关文献

[1]奶牛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曹丙蕾,赵宏坤,王长法,高运东,杨少华,杨宏军,仲跻峰. 2008

[2]催乳注射液处方筛选试验与精制工艺研究. 张国红,张聚民,苏鹏,胡礼贵,焦增华,刘永芬,汪晓宾. 2008

[3]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研制与免疫原性研究. 牟小青,张亚茹,杨峰,尚立宏,罗金印,丁学智,李宏胜. 2024

[4]奶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PCR检测方法. 武守艳,韩一超,陈剑波,杨丽华,董春光,韩文儒,夏艳婷. 2016

[5]一株多重耐药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分子机制研究. 江艳华,姚琳,李风铃,翟毓秀,王联珠. 2014

[6]喹诺酮类药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概况. 王瑞旋,陈毕生. 2007

[7]海水养殖动物源弧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表型与基因型分析. 赵姝,李健,马立才,刘旭,王元,房文红. 2019

[8]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活性与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邵莉萍,张继瑜. 2017

[9]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养殖海水中17种喹诺酮类药物. 董晓,李兆新,孙晓杰,邢丽红,彭吉星,宋才湖. 2017

[10]五种喹诺酮类药物体外诱导鸡白痢沙门菌耐药与交叉耐药的研究. 程旭,沈欣悦,刘梅,李建梅,戴亚斌. 2017

[1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肉中的氟喹诺酮类药物. 程盛华,杨春亮,丁丽. 2009

[12]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蜂蜜和蜂王浆中14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张中印,赵柳微,曹葳蕤,周金慧. 2016

[13]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鳗鱼和虾中残留的33种喹诺酮和磺胺类药物. 王志杰,冷凯良,孙伟红,宁劲松,翟毓秀. 2009

[14]一株喹诺酮耐药大肠杆菌耐药基因检测. 刘雪松,张艳,薛沾枚,杨旭东,王爽,朱庆贺,陈曦,王观悦,史同瑞. 2022

[15]罗非鱼不同养殖阶段喹诺酮类耐药菌群数量与组成分析. 吴甘林,邓玉婷,张瑞泉,谭爱萍,赵飞,姜兰. 2020

[16]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限量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赵付文,刘志鸿,荣小军. 2018

[17]鸭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分析. 李亚菲,张亚楠,徐景峨,王英. 2021

[18]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张继瑜,邓旭明,赵荣材,阎继业. 2001

[19]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内标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15种喹酮类药物残留量. 王志杰,冷凯良,孙伟红,宁劲松,翟毓秀,谭志军,郭萌萌. 2010

[20]便携式电流型葡萄糖传感器快速检测致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郭燕,窦文超,赵广英.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