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浙科糯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龙岗

作者: 杜龙岗;王美兴;黄益峰;任梦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浙科糯8号;甜加糯;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21 年 012 期

页码: 2375-2377

摘要: 浙科糯8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和江山市郎峰种子有限公司以自交系W10为母本,TN932为父本配制选育的甜加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2021年通过浙江省审定(浙审玉2021006)。2019—2020年2年区试平均鲜穗667 m2产量964.5 kg,比对照增产11.7%,达极显著水平。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鲜穗667 m2产量963.5 kg,比对照增产15.8%。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84.3 d,比对照浙糯玉5号长0.6 d。直链淀粉含量2.4%,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得分87.8分。该品种鲜穗产量高,中熟,抗逆性好,感官蒸煮品质优,商品性佳,适宜浙江省及周边省份作鲜食玉米种植。栽培上加强苗期管理,种植密度以每667 m2 3 500株为宜,增施穗肥,减少秃尖,注意防治纹枯病、大斑病和玉米螟,适时采收上市。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甜加糯玉米新品种锦甜糯198的选育. 宋俏姮,孔亮亮,刘俊峰,张垚,崔阳,陈琳,舒琴. 2022

[2]新型甜加糯鲜食玉米品种农科玉368的选育. 卢柏山,史亚兴,徐丽,赵久然. 2016

[3]辽宁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王建迎,李书平. 1999

[4]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赵洪祥,孟祥盟,边少锋,冯士成,邹云峰,方金宇. 2016

[5]新疆玉米吨粮田的开发与建设. 田拴才. 1992

[6]江苏沿江稻区玉米—稻模式新型种植方式研究. 刘建. 2000

[7]旱地玉米两种秸秆覆盖方法. 赵克明. 1992

[8]杂交玉米“黔单23号”高产栽培技术. 潘敏娜,郑常祥. 2011

[9]玉米新品种河玉397的选育过程及高产栽培技术. 侯青光,韦林汕,黄柄壬,蓝现丹,韦贵剑. 2018

[10]玉米新品种桂单0810在贵港市种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 2015

[11]玉米杂交种黔单18号丰产栽培技术. 祝云芳,王天宇,陈华璋,赵晓燕,陈泽辉,蔡飞,道平惠. 2007

[12]近年我国玉米超高产田的分布、产量构成及关键技术. 高聚林,赵明,董树亭,李少昆,杨祁峰,刘永红,王立春,薛吉全,柳京国,李潮海,王永宏,王友德,宋慧欣,赵久然. 2012

[13]关于影响玉米籽粒容重的栽培技术研究. 刘海天,马晶,刘武仁. 2016

[14]桦甸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付稀厚,方向前,吴彦波,孙国臣,刘勤来,刘慧军,李姝. 2015

[15]超甜玉米新品种蜜玉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谢庆春. 2006

[16]玉米质量与产量协同提高的关键技术研究. 刘武仁,冯艳春,郑金玉,刘凤成,赵福仁. 2004

[17]桦甸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曹文明,方向前,苏仕卫,付稀厚,韩喜福. 2013

[18]桦甸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付稀厚,方向前,吴彦波,苏仕卫,李德陆,金宏杰,于世伟,曹文明,乔志一. 2014

[19]玉米新品种德禹20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永生,王晶,倪培涛,王宏昌. 2019

[20]玉米杂交种五谷704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李世晓,张正英,于安芬,第红君.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