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玉米高产栽培的实践与探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少昆
作者: 李少昆;刘景德;吕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新疆;玉米;技术;途径
期刊名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7-7383
年卷期: 1999 年 S1 期
页码: 87-92
摘要: 在对新疆玉米高产研究与实践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高产气候潜力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玉米超高产研究的目标、实现的途径和需研究解决的技术问题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减少水稻收割机谷粒损失的技术途径. 吕东山. 2017
[2]浅析以技术集成促进农业增效的新途径. 贾建明,李志宏. 2006
[3]作规程新疆食用菌栽培技术(八). 魏鹏. 2009
[4]赤峰市玉米增密防倒伏增产技术途径. 慈艳华,孟繁盛,郑伟,张丽妍,边丽梅,郝春雷,杨艳梅,孙军玲. 2010
[5]赤峰市玉米生产现状与增产途径. 孟繁盛,宁朝辉,慈艳华,郑伟,杨艳梅,卜一,霍剑锋. 2009
[6]提高农户购买高质量玉米种子的途径. 魏宏斌,张洁,张世全. 2020
[7]玉米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途径. 邱磊,蒋佰福,牛忠林,吴丽丽,靳晓春,李如来,朱宝国,王庆胜,高雪冬. 2021
[8]浅析东北春播玉米育种主要目标和提高育种效率的途径. 刘继国,肖万欣,史磊,刘晶. 2010
[9]玉米杂交制种高产高效的主要途径. 陈达,王秀芬. 1999
[10]常规育种条件下玉米种质扩增的途径. 扈光辉,贺雨丰. 2004
[11]吉林省耐密玉米品种选育问题与解决途径的探讨. 王绍平,刘文国. 2008
[12]新疆小麦、玉米的产量和氮磷钾肥利用效率. 汤明尧,沈重阳,陈署晃,唐光木,李青军,闫翠侠,耿庆龙,傅国海. 2022
[13]新疆玉米害螨种类分布及危害的研究. 郭文超,许建军,吐尔逊,何江. 2001
[14]八个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特征数据库的构建. 孔广超,任丽彤,曹连莆,刘华梅,李少昆. 2005
[15]新疆绿洲灌溉玉米产区玉米茎腐病优势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丁新华,宋子硕,蒋旭东,付开赟,王小武,吐尔逊·阿合买提,郭文超,杨杰. 2023
[16]新疆干旱条件下常用玉米自交系耐旱性鉴定研究. 韩登旭,杨杰,邵红雨,梁晓玲,阿布来提·阿布拉,李铭东,程慧金. 2012
[17]新疆引进非传统小麦套种玉米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初报(1999~2000). 周春江,申琳,恽友兰,宋慧欣,刘景德,王文静,何雄,马海刚,李忠华,崔新建,付明鑫,孟风轩,刘瑞涵,黄玉平,阎玉良,李春林,侯玉芳,邢海生,孟昭安,张鹤云. 2001
[18]新疆玉米主要杂交种及其亲本指纹图谱构建. 孔广超,任丽彤,曹连莆,李少昆. 2005
[19]新疆玉米病害新纪录—玉米普通锈病症状及病原形态特征. 贾菊生,马德英,黄全生,陈燕. 2009
[20]新疆滴灌春玉米高效施肥技术规程. 杨国江,陈云,何江勇,曾胜和.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对西南夏玉米产量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宋利;刘广周;张华;卢庭启;卿春燕;杨云山;郭晓霞;胡单;李少昆;侯鹏
关键词: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夏玉米;产量;细菌群落
-
灌溉方式对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作者:姚森崇;张国强;侯鹏;明博;王克如;谢瑞芝;李少昆;薛军
关键词:玉米;灌溉方式;密度;茎秆抗折断力
-
东北高产春玉米氮营养指标的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
作者:辛江风;明博;薛贝贝;杨宏业;郭慧荣;冯大云;谢瑞芝;王克如;侯鹏;李少昆;禄兴丽
关键词:春玉米;多光谱遥感;随机森林;氮营养指标
-
典型黑土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者:李瑞平;谢瑞芝;罗洋;隋鹏祥;郑洪兵;明博;王浩;刘武仁;郑金玉;李少昆
关键词: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土壤理化性质
-
福建连江产区海带养殖中后期重金属含量分析及评价
作者:刘兰英;吕新;李莹;黄薇;刘朋虎;罗土炎
关键词:海带;重金属;污染评价;富集能力;砷
-
东北冷凉区玉米籽粒脱水模型构建策略研究
作者:吴琦;明博;高尚;杨宏业;张川;初振东;李少昆
关键词:玉米;籽粒脱水;Logistic Power模型
-
种植密度和灌溉量对西辽河平原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张明达;张国强;王克如;谢瑞芝;侯鹏;明博;薛军;李少昆
关键词:玉米;灌溉量;水肥一体化;产量;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