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果实黑斑病的病原鉴定及植物精油抑菌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丹

作者: 王丹;张静;翟浩;张倩;关惠;辛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蓝莓;黑斑病;rDNA-ITS;植物精油;抑菌活性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9 年 012 期

页码: 2384-23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山东泰安产区蓝莓采后黑斑病病原菌,通过传统真菌形态学、r DNA-ITS序列分析,结合构建系统进化发育树,鉴定该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选用肉桂皮、百里香、丁香、柠檬草和玫瑰草5种植物精油对A.alternata进行熏蒸抑菌试验,通过体外抑菌活性筛选出最优的精油类别和作用浓度.体外抑菌结果表明,5种植物精油对链格孢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肉桂皮精油对A.alternata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分别为0.03μL·m L-1和0.06μL·m L-1.体内接种抑菌试验发现,0.03μL·m L-1肉桂皮精油可有效降低蓝莓果实的发病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对照组菌丝光滑平整,而经肉桂皮精油处理组,菌丝表面形态受到严重破坏,出现粗糙、褶皱等变形现象.本研究可为山东产区蓝莓贮藏期黑斑病的预防和绿色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番茄采后红粉病病原鉴定及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 施俊凤,孙常青,王建明,白云凤. 2013

[2]蓝莓采后主要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郜海燕,肖尚月,陈杭君,黎云龙,刘瑞玲,吴伟杰. 2017

[3]11种植物精油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吴建挺,张悦丽,张博,赵连仲,李长松,齐军山. 2013

[4]4种植物精油对致天然茶枯膏酸败的菌种的抑菌效果. 刘小玉,付登强,余凤玉,贾效成,陈良秋,赵志浩. 2017

[5]植物精油对杏干优势微生物的抑制效果研究. 李亚茹,周林燕,李淑荣,曹珍珍,张乐,魏明,聂莹,唐选明. 2014

[6]旱稻孢囊线虫在广西的发生及其rDNA-ITS异质性分析. 宋汉达,王宏洪,陶冶,张洪玲,陆秀红,黄金玲,刘志明,廖金铃. 2014

[7]贵州天麻主产区蜜环菌的分离及rDNA-ITS序列分析. 黄万兵,桂阳,朱国胜,刘朝贵,李青风. 2014

[8]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分子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 王惠哲,邓强,曹明明,杨瑞环,李淑菊. 2015

[9]中国烟草根黑腐病菌根串珠霉菌群及rDNA-ITS序列分析. 窦彦霞,彭雄,余佳敏,高超,肖崇刚,周常勇. 2012

[10]一株茶大灰象甲寄生真菌的分子鉴定及其毒力测定. 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张辉,王庆森,吴光远. 2018

[11]黑龙江腐烂茎线虫群体的分离和鉴定. 张淑玲,李惠霞,徐鹏刚,刘永刚,于洪涛,刘向. 2019

[12]我国高粱炭疽病症状类型及其病原菌鉴定. 徐婧,胡兰,刘可杰,张明会,姜钰,徐秀德. 2019

[13]rDNA-ITS-PCR技术在植物寄生线虫分子诊断中的应用. 彭德良,朱建兰. 2004

[14]一株寄生茶大灰象甲的棒束孢菌的分子鉴定. 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张辉,王庆森,吴光远. 2019

[15]华重楼灰霉病菌灰葡萄孢ITS分型及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帆帆,唐涛,曾佳,郭杰,唐其,郭晓亮,段媛媛,游景茂. 2021

[16]河南省怀地黄根结线虫病发生分布与种类鉴定. 周博,焦永吉,文艺,张同庆,蒋士君,孟颢光,王铁霖,康晓博,崔江宽. 2020

[17]青海省青稞条纹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胡章薇,杨帆,闫佳会,侯璐,翁华,姚强. 2020

[18]陕西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rDNA-ITS区序列与RFLP分析. 张管曲,钮绪燕,彭德良,康振生. 2011

[19]剑麻茎腐病菌的rDNA-ITS序列分析. 郑金龙,高建明,张世清,陈河龙,刘巧莲,易克贤. 2011

[20]橡胶树炭疽病菌rDNA-ITS区序列分析. 崔昌华,郑肖兰,刘洪平,郑服丛.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