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嫩单18的产量及其生育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海燕
作者: 刘海燕;马宝新;孙善文;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嫩单18;种植密度;产量;生育性状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6 年 07 期
页码: 15-18
摘要: 为明确嫩单18的适宜种植密度,发挥群体优势,获得高产,以玉米新品种嫩单1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嫩单18的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嫩单18的株高、穗位高和秃尖长逐渐增加,穗长、百粒重、单穗重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逐渐减少;群体干物质积累和群体产量显著增加;种植密度6.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在中等偏上的水肥条件下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万~7.5万株·hm-2。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棉花新品系中571简化整枝适宜栽培密度研究. 王宁,周红,杨杰,苏桂兰,许庆华,黄群,严根土. 2016
[2]大豆种子使用年限对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姜娟,宋书宏,葛大光,李子升,李军. 2001
[3]不同密度对芝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邢丹丹,陈振武,葛维德,王丽莹. 2010
[4]覆膜旱栽水稻的产量与生育表现研究. 金千瑜,欧阳由男,张国平. 2002
[5]小白菜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效果初探. 方凯,李永生,李炎明. 2016
[6]大豆主要生育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分析. 刘金刚,孙恩玉,曹永强,刘艳辉,刘凤丽. 2005
[7]不同用量控释氮肥在葡萄生产上的施用效果. 魏建林,崔荣宗,张玉凤,杨果,于淑芳,李春茂. 2012
[8]平茬时间和平茬高度对日光温室茄子长季节再生的影响. 王学梅,谢华,崔静英,裴红霞,秦小军. 2011
[9]不同抗旱栽培技术模式对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麒. 2012
[10]氮磷钾化肥与不同有机物料配施对冬小麦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宋永林,姚造华,袁锋明,张淑香,王丽霞. 2001
[11]玉米施用垃圾堆肥及其复合肥的效果. 王学江,华珞,蔡典雄,范海容,朱凤云,尹逊霄,张振贤,高娟,滑丽萍. 2005
[12]大豆品种产量与有关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刘金刚,曹永强,孙恩玉,孙滨. 2005
[13]大豆品种的稳定性分析. 孙恩玉,刘金刚,赵洪阁. 2007
[14]CO↓2浓度倍增对小麦生育性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王修兰,徐师华,李佑祥. 1996
[15]整枝方式与种植密度对冀3927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树林,祁虹,张海娜,张谦,崔淑芳,林永增,冯国艺. 2012
[16]密度 肥料和化控对棉花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树林,杜海英,祁虹,张谦,林永增,王志忠,李智锋,冯国义. 2012
[17]适宜机收玉米品种嫩单18号的选育. 孙善文,马宝新,刘海燕,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 2018
[18]棉株载铃量对其主要性育性状的影响. 杨铁钢,黄树梅. 1999
[19]15个棉花早熟品系主要性状评价分析. 孙长君,吴晓东,李书涛,王子胜. 2012
[20]4个品种象草滩涂盐碱地生育性状比较研究. 杨智青,丁海荣,钟小仙,丁成龙,顾洪如.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巴氏蘑菇蛋白质与氨基酸特征分析及营养评价
作者:孙国荣;金琦琦;周静;彭义;刘海燕;陈磊
关键词:巴氏蘑菇;蛋白质;氨基酸;特征分析;营养评价
-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47的选育
作者:周超;王俊强;韩业辉;徐婷;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于运凯
关键词:玉米;嫩单47;选育;特征特性;早熟;高产
-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寒地粳稻光周期敏感性评价
作者:赵富阳;马波;胡继芳;谭可菲;刘传增;闫锋;董扬;侯晓敏;李清泉;韩业辉
关键词:粳稻;农艺性状;光周期敏感性;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
-
松嫩平原耐盐碱大豆品种筛选与利用
作者:张笛;袁明;韩冬伟;王振;孙浩月;朱治佳;王俊强;韩业辉
关键词:大豆;耐盐碱;品种筛选
-
食品调料中微塑料的特征分析
作者:杨海锋;刘海燕;林淼;姚春霞
关键词:食品安全;微塑料;调料;丰度;特征分析
-
甲基磺酸乙酯(EMS)对谷子种子及幼苗活力的影响
作者:闫锋;董扬;赵富阳;侯晓敏;李清泉;王冰雪;周超;杨慧莹;范国权;刘凯
关键词:谷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甲基磺酸乙酯(EMS)
-
玉米秸秆穰叶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作者:刘海燕;李雪龙;王彦靖;王秀飞;张頔;赵胜楠;杨瑞红
关键词:玉米秸秆;穰叶;肉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