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半干旱区秸秆覆盖微集水技术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慧新
作者: 王慧新;颜景波;姜涛;何跃;孙占祥;陈尔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风沙地;秸秆覆盖;玉米产量;土壤水分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08 年 24 期
页码: 160+162
摘要: 风沙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耕作方式滞后,平均年降水量少且变率大。秸秆覆盖微集水技术是解决风沙半干旱区粮食产量不稳和土壤易干易旱的有效途径。试验结果表明,7.50t/hm2秸秆覆盖量的玉米穗粗和百粒重最高;覆盖玉米秸秆的玉米产量均高于不覆盖玉米秸秆,7.50t/hm2秸秆覆盖量的玉米产量最高。0~40cm土层含水量呈递减趋势,10~20cm中层不覆盖玉米秸秆蓄水能力较好;30~40cm深层土层含水量覆盖玉米秸秆高于不覆盖玉米秸秆0.3~1.9个百分点。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辽西地区秸秆覆盖微集水技术对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李玉华,王慧新,颜景波,司洪华. 2009
[2]风沙半干旱区地膜覆盖技术对花生产量与土壤水分的影响. 孙鸿文,王慧新,颜景波. 2009
[3]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技术. 臧秀法,李馨,李世柱,王海翔,黄文明,刘颖. 2024
[4]不同方式周年覆盖对黄土高原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的调控效应. 吴杨,贾志宽,边少锋,王永军. 2018
[5]覆膜方式对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恩科,姜春霞,黄学芳,张冬梅,张伟,韩彦龙,刘化涛,闫六英,陈琼,赵聪. 2015
[6]不同水分条件对小麦-玉米两熟制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何方. 2010
[7]补充灌水对旱地秸秆覆盖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陈伟,杨君林. 2017
[8]免耕与秸秆覆盖对绿洲灌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黄涛,冯福学,车宗贤,俄胜哲. 2020
[9]土壤水分与覆盖对夏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祖贵,肖俊夫,孙景生,张俊鹏,刘小飞. 2012
[10]双覆盖技术在三七育苗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欧小宏,方艳,石亚娜,郭兰萍,王丽,杨雁,金航,刘大会. 2014
[11]河西荒漠灌区籽用西瓜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王卓. 2008
[12]水分及秸秆覆盖对夏玉米土壤呼吸及碳平衡的影响. 张笑培,常晓,杨慎骄,王和洲,周新国. 2024
[13]秸秆覆盖对广西甘蔗地土壤水分与结构变化的影响. 甘磊,张俊,郑思文,韦本辉,李健,李帅,邓婉珍. 2021
[14]旱地麦田蓄水保墒耕作措施的研究. 高绪科,王小彬,汪德水,曾令文,王文清. 1991
[15]高油高产花生新品种阜花9号. 王德生. 2010
[16]油用型花生新品种阜花12号. 王德生. 2012
[17]大粒高产花生新品种阜花11号. 王德生. 2011
[18]风沙地花生防风蚀种植技术. 于洪波,史普想,于树涛,孙泓希,于国庆. 2014
[19]风沙半干旱区有机苜蓿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赵艳,于国庆,赵立仁,吕林有,关冰. 2017
[20]风沙半干旱区地膜覆盖技术对花生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张晓红,李玉华,王慧新,崔瑞,陆岩,蔡立夫,吴丹.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丹参SmWRKY3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作者:龚婷;刘灵娣;温春秀;武玉翠;王升;万修福;孙亚倩;姜涛
关键词:丹参;SmWRKY33基因;生物信息学;qRT-PCR;基因克隆
-
基于12个农艺性状的连翘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
作者:王潇;刘铭;姜涛;田伟;贾东升;温春秀;齐琳琳;杨卫宵;王玉洁;刘灵娣
关键词:连翘;农艺性状;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
-
池塘养殖"六月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的滋味特征
作者:刘洪波;薛竣仁;唐静;任黎华;姜涛;陈修报;杨健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味觉特征;电子舌;滋味;品质
-
草鱼仔鱼三类耳石锶标记特征及日轮形成时间验证
作者:朱亚华;姜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关键词:草鱼;仔鱼;六水氯化锶;耳石;日轮;标记
-
荆芥多倍体的诱导及农艺性状评价
作者:齐琳琳;温春秀;刘灵娣;姜涛
关键词:荆芥;秋水仙素;多倍体;农艺性状
-
基于耳石微化学的大洋河刀鲚生境履历研究
作者:张健;杨培民;姜涛;胡宗云;朱春月;张伯序;刘忠航;杨健;胡玉海
关键词:大洋河;耳石;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生境履历;刀鲚
-
基于耳石微化学特征的鄱阳湖刀鲚永修群体的关键栖息地识别
作者:肖百义;杨健;姜涛;刘洪波;陈修报
关键词:刀鲚;耳石微化学;鄱阳湖;永修水域;长江禁渔;溯河洄游